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观察与比较

(2021-08-26 00:01:58)
标签:

365

历史

收藏

图片

文化

分类: 2021

有留言说讨论下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区别,恰好最近我也在做南宋官窑这块项目,准备出版一部关于南宋官窑书籍,先回答下留言提出的问题。

当然,我研究比较浅显,绝不当专家、学者、大师,主要是那名头2012年至2017年该玩玩过了,太虚。2017年以后,我只是一名只为富豪、官员、有钱有真、精、稀有的古玩收藏家阶层的人,我的一切研究是服务这一阶层,只为更好的当好一名古玩私人投资顾问以及古玩经纪人。

我很感谢上大学那段时间跑了国内那么多窑址,现在太忙了,精力不够,2010、2011年查田瓦窑垟、夫人殿我去了3次,捡了大量瓷片标本,对我2017年以后改行做古玩私人投资顾问以及古玩经纪人是十分有帮助的。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观察与比较
2011年在查田自拍照,10年过去,变化大吧。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观察与比较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观察与比较

1.对胎的观察比较: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的胎土使用的均为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胎色以青灰色为主,二者比较相近。但修内司官窑瓷器的胎色往往更浓重一些,有的甚至偏向青黑色。有些被认为是“哥窑”一类瓷器的胎色偏黄灰色;黑胎龙泉窑瓷器的胎色一般是青灰色中稍偏黄褐色,有的甚至偏向紫褐色。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观察与比较

从瓷片断面观察,可见修内司官窑瓷器的胎质十分细密,很少能看到明显的孔隙。且其胎釉结合得很紧密,在受外力打击下破碎时,瓷片的断面比较平直;而黑胎龙泉窑瓷器的胎质则不够细密,在10倍放大镜下常可观察到明显的孔隙。且其胎釉结合也不够紧密,瓷器破碎时,瓷片的断面明显呈参差状,这是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的一个显著鉴定特征。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观察与比较

2.对釉的观察比较: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均属于青釉瓷器。二者釉色的基本色调都是青中微泛灰。黑胎龙泉窑瓷器一些精品的釉色很接近修内司官窑的釉色。但二者仍有差别。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观察与比较

拿二者精品青釉瓷片相比:修内司官窑瓷器的主要釉色为青中泛银灰,称之为粉青色;黑胎龙泉窑瓷器的釉色则青中泛灰绿色。此外,修内司官窑瓷器有一部分向炒米黄色和月白色发展,这是黑胎龙泉窑瓷器釉色中所不见的;而黑胎龙泉窑瓷器的一部分釉色朝深青灰色或土黄色、黄褐色发展,这又是修内司官窑瓷器釉色所不见的。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观察与比较

从瓷片釉层的断面观察:修内司官窑的釉层断面常可见到多层横纹,这是多次施釉形成的特征。其大致规律是:大件琢器类器物仅在器外多次施釉,器内仍施一层釉;而碗、盘类圆器及盒、炉类小件器物则往往内外均施多次釉。当然也有内外均只施一层釉的。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观察与比较

观察黑胎龙泉窑瓷片标本釉层断面,一般看不到有多层横纹的现象。仅在极少数青釉精品(琢器)瓷片的外面釉层中有所发现,且层数很少。说明绝大部分黑胎龙泉窑青瓷只施一层,仅极少数精品瓷器有过再次施釉的现象。

修内司官窑瓷器多次施釉,形成肥厚的釉层,釉面润泽,发出温润的酥光。一些烧造温度较高的器物尽管釉面玻璃质感较强,但仍不减温润感。修内司官窑瓷器开片线条硬朗干脆,许多精品瓷器釉面形成斜长条形大开片,这是南宋官窑瓷器的又一显著特征。也有许多瓷器形成大小适中的开片,但均线条清晰明朗。不少瓷器的开片仍为细密短硬的蟹爪纹式开片,还带有其继承汝窑青瓷的脱胎痕迹。在放大镜下观察釉面,也常见有大而疏朗的气泡,诚所谓寥若晨星,这是学汝窑的另一个脱胎痕迹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观察与比较

黑胎龙泉窑瓷器釉面的润泽程度明显差于修内司官窑瓷器,即使是其精品,这种差别在认真观察后仍能感受出来。在器物的转角处(如罐盖的口沿,瓶、炉类的口沿及方体器物的折角处),这种干涩的白色线条尤为明显。甚至在许多器物的釉面上,因气泡顶破釉面而形成的干涩斑点随处可见。这些现象在修内司官窑瓷器上一般是不会出现的。

黑胎龙泉窑瓷器的开片纹路,除极少数精品瓷器还较硬朗外,一般都比较软弱,往往象蜘蛛网一样,有的还给人以起毛的感觉。其釉泡细密,基本上看不到寥若晨星的现象了。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观察与比较

3.对造型的观察比较:修内司官窑瓷器的器型规整精神,足根切削平齐,表明其制坯时的一丝不苟。黑胎龙泉窑瓷器的器型就相对比较稀松,甚至有些釉色较精美的产品圈足都拉

不圆,足根就更谈不上切削平齐,表明其制坯时比较马虎

修内司官窑瓷器的器型多为供祭祀和陈设所用的立件,如瓶、炉、尊等,碗盘类日用器物很少。黑胎龙泉然也有大型立件器物,但在数量比例上已明显减少,而碗、盘、盏类日用器物则大大增加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修内司官窑瓷器与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观察与比较
这是2012年在大窑自拍照。

4.对烧造工艺的观察比较:对修内司官窑瓷器及黑胎龙泉窑瓷器大型器物标本的底部观察,可以看到其均为圈足露胎,圈足内施满釉,不见支钉痕。证眀这些瓷器都是用垫烧法正烧的但修内司官窑遗址出土有支钉,这些支钉与汝窑不同。后者是在圆环上伸出钉齿来,而修内司官窑的支钉是在实心圆饼的边缘处伸出钉齿来,一般为3-5个。这些支钉都很小,圆饼直径仅4厘米左右,其支烧的器物都是小型的,如洗、盏、碗、盘等。我在龙泉窑遗址上没有找到支钉遗物,在黑胎龙泉窑瓷器的小型器物底部也没有发现支钉痕迹,说明这些瓷能都是用垫饼垫烧而成的

5.紫口铁足特征的观察比较:文献记载中的官窑瓷器及龙泉哥窑瓷器均有紫口铁足的特征。根据对修内司官窑瓷器和黑胎龙泉窑瓷器标本的观察,二者都具有这一特征。这是因为二者所使用的胎泥都是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其足部露胎的部分被氧化,形成铁锈色的”,而口沿部由于釉水在烧制过程中熔融垂流减,隐露紫金的颜色形成尽管二者都具备这一特征,但由于程度上的不同,还是可以区分的我认为主要的区别在于紫口上。即;由于修内司官窑瓷器的釉玻璃质感强、透明度高,紫口比较明显;而黑胎龙泉窑瓷器的釉较干涩,因此透明度差,“紫口不太明显。有的瓷器甚至只见铁足”,不见紫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