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实施方案(2)
(2017-03-02 09:30:09)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安徽省宿松县城关初级中学省级教科研项目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实施方案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1)第一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文献收集整理和前期调研阶段。完善课题方案,选定实验班及实验教师。开展课题专家组成员培训,包括外出学习、技术培训等。
(2)第二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设计调查问卷表,对学生、家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进行摸底统计。开展实验研究,课题组将通过课例观摩、面对面指导、听课、评课等方式,对实验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总结出生本翻转课堂实施应具备的条件、学生自主学习前置小研究单、生本翻转课堂应用模式、生本翻转课堂评价方式等方法和策略。
(3)第三阶段:2018年1月——2018年3月:研究成果的整理、总结、验证阶段。
(4)第四阶段:2018年4月——2018年6月:课题结题阶段。推广有效模式和典型案例,在更大范围验证。完成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炼,撰写论文集;教学设计集;典型案例光盘;优秀微课光盘;提交总课题组验收、鉴定。
|
|
|||
|
1 |
2016年10月—2016年11月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实施方案 |
文本 |
|
2 |
2017年1月—2017年12月 |
微课程资源库、典型课例 |
文本、 资源库 |
|
3 |
2018年1月—2018年3月 |
翻转课堂论文集、教学设计集、教学案例、微课程资源库 |
文本、 电子文档 |
|
4 |
2018年4月—2018年6月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课题的推广及更大范围的验证 |
光盘、文本、电子文档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
|
1 |
2018年6月 |
论文集、课件集、教学设计集、优秀课例实录等各类资源库 |
文本、 资源库 |
|
2 |
2018年6月 |
网站、学习测评标准 |
网页、文本 |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实验学校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
城关初中是安徽省宿松县文明单位、省、市、县级先进学校,安庆市生本校园市级特色学校,县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宿松县绿色示范学校,宿松县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优胜单位,市、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多人,教职工127人,其中高级教师36人,一级教师54人,有一批省、市、县级先进工作者、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落实《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精神,经过积极申请,我校于2012年8月被确定为安徽省教育信息化试点校,试点项目名称是:经济欠发达农村初中绿色数字化校园建设--网络环境下积极推进校本教研模式创新。前不久已经顺利通过验收并获得优秀。
学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全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先后被上级部门授予“安徽省先进集体”、“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单位”、“安庆市生本特色学校”、“市级德育先进学校”、 “县教科研先进单位”、 “县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结合校情以“生本校园”作为办学特色,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路标,以生本课堂、生本德育和生本活动文化为路径,以学生“我自主,我管理,我成长”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生动为本,生命为本。学校立足新课程改革,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正在探索两个省级课题,探索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生本学校德育活动策略,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课题主持人的主要学术经历:
课题主持人司志龙:本课题第一负责人,现任宿松县城关初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是中学思想品德课高级教师,是安徽省安庆市第三届思想品德学科带头人,安徽省安庆市首届和第二届市级骨干教师,安庆市宿松县首届和第二届思想品德学科带头人,宿松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宿松县师德标兵,安庆市师德标兵,安庆市优秀教研先进个人,安庆市市级优秀班主任,安徽省省级课题专家库专家、国培专家库专家,安徽省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安庆市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改革试验首批特聘专家,首批安徽省教育评估省级专家库专家。2012年《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第三期封面人物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奖60多篇。《政治课作业设计应有“人文性”》《“奥卡姆剃刀”原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启示》《思想品德课师生互动有效性的“顶层设计”》 、《点拨引导-----有效互动的助推器》、《相宜、相辅、相融、相济》《莫让繁华失真淳》《班主任处理课间突发事件的“大”与“小”》等文章分别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中心《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素质教育大参考》等杂志发表。《谈图表法在思想政治复习中的运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转化后进生应着力于“点”字功》等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学文科》、《思想政治课教学》、《安徽教育科研》等杂志上发表;承担市级重点课题一项并结题,任省级重点课题《初中思品课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组组长,该课题已与2011年8月结题;正在研省级重点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任课题组长。多次承担县级以上大型重要考试命题;多次出任县优质课大奖赛和高级教师考评课专家评委。连续6年任安徽省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中考开卷一本全》主编。在本课题研究中,担负明确研究思路的重任,围绕课题进行一些具体研究工作,研究计划齐全,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提高本校的各科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课题主持人季正宏:本课题第二负责人,现任城关初中副校长,语文高级教师,曾被评为第一届“安庆市骨干教师”、第二届“安庆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第三届“宿松县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安庆市“教坛新星”,被聘为“安庆市教科研成果鉴定专家库成员”,曾获得安庆市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主持《学生问题教学法》市级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安庆市教科研成果二等奖,2014年开始主持安徽省课题《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批准号JG13056)的研究。已有《杨修之死谁之过》、《如何进行文言文比较阅读》、《及时评价讲策略,随机而动促发展》、《以学情视角关注课堂“关键事件”》等十余篇论文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有《例谈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依靠学生资源,构建自主课堂》、《给学生写作大餐中放几枚“辣椒”》等十余篇论文获市教研室论文评选一等奖。辅导学生在征文演讲比赛中多次获省市县一、二等奖。
4、实验部分教师的成果介绍:
课题组成员陈先国:男,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七年级。从事数学教学教研工作26年,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宿松县数学学科带头人,安庆市数学骨干教师,安庆市优秀教师。多篇论文先后获市级、县级一、二等奖,主导并承担的市级数学课题《数学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的研究》已结题。
课题组成员沈梦生:男,现任安徽省宿松县城关中学教务处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自1984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教学考研成绩优秀。曾多次被宿松县人民政府授予“模范教师”光荣称号。教研成绩突出,先后在国家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7月暑期合刊发表论文:《教与学的动人风采》。《中国教育创新》2006年3月刊发表论文:《搭建个性化语文课堂平台》。省市县三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奖20余次,《安徽教育》杂志社2002年7月获得省论文评比三等奖。《领会课文 学习“过渡”》;《语文课堂教学调查、研究及对策》2006年10月获得安庆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问卷剖析初中学生作文现状 研究探索初中学生作文教学策略》2014年6月获得安庆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语文课堂 引领学生走出消费的沼泽》2008年7月获得安庆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景从情移 情由景生 情景共生辉》2012年7月获得安庆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课堂教学中的读、揣、情、想》2004年7月获得安庆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借助教材精彩插图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13年6月获得安庆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质疑解惑的乐园》2008年6月宿松县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积极挖掘教材资源 精心设计写作训练》2011年6月宿松县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县级二、三等奖论文略)。先后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2次(省级课题1次,正在准备结题;市级课题1次,已结题)。市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的实施与研究》2005年12月结题。省级课题《生本理念下初中作文教学策略研究》2013年9月开题。
课题组成员叶林华:男,中学高级教师,任教学科数学。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获县、乡(镇)、校等单位表彰。1994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05年10月获县数学优质课一等奖,2006年6月获安庆市中学(职中)数学优质课三等奖,2008年5月在“首届全国课题实验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数学贰等奖。所撰写论文也获得过多级别奖项,其中《生本教育中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初探》在中学课程辅导上刊发。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