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7e1403benb12f9f964315&690
http://s16/middle/7e1403benb12f9c35fc6f&690
孩子为何不愿亲近好爸爸
日子就在这样悄无声息中流逝,不知不觉,庆庆已经成长为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在他入学后的这段时间里,庆妈——我见证了他的快速成长,每天放学后,我们会一起分享彼此成长中的快乐,他会告诉我学校里发生的让他高兴或者不愉快的事,我也会跟他分享我们幼儿园孩子间的喜怒哀乐,一切似乎都在我的理想中和谐有序地进行,如果不是庆妈我的这次出差,我还是不会发现孩子的成长过程已经出现了问题。
事情还得从上个周末说起,我被单位安排出差两天,这也就意味着在周六和周日两天中,庆庆养育的责任会交给庆爸。临行前的晚上,我跟庆庆和庆爸交代了一下,周六早晨匆匆出门,当时看到庆庆还在睡觉,我没舍得叫醒他。周六下午,五点左右,我被庆爸短信告知庆庆因为想我在家大哭,等我用手机打过去询问情况时,庆爸和庆庆已经在赶往我出差所在地的车上!
庆庆见到我的那一刻,眼睛里透漏着惊喜,活脱脱一只撒欢的小狗,拽着我的手像是遇到久别不见的亲人。庆爸则在向我一个劲地诉说孩子在家的表现:“午睡近两个小时,醒来时已经四点多钟了,庆庆睁开眼睛后的第一句就是妈妈怎么还不回来,我告诉他得等到明天才回来时,他就哭了。我安慰他让他要勇敢、坚强,他稍微平息了一点,然后请我从房间里出去,告诉我他还要睡一会儿,可等我将厨房的饭菜烧好后,来喊他吃晚饭时才发现庆庆还在偷偷哭泣,这不,直到我答应他吃完晚饭后坐车来找你,他才不哭了。”庆爸大倒苦水,末了坐在床上,委屈地看着庆庆,说:“平时妈妈带你就行,爸爸带你两天都不行,你就这么不喜欢爸爸!”庆庆一下子慌了神:“不是,不是,我不是不喜欢爸爸,只是,只是……”庆庆一时找不到更为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你已经习惯了让妈妈带,爸爸带你你有些不适应,对不?”我试着帮儿子解释。“对对对!妈妈说得对,我只是对爸爸不太熟悉而已!”庆庆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两天,但给我印象深刻,按理说,在众人的眼里,庆爸是个好老公,是个好爸爸,可是孩子为什么就不愿意亲近这个好爸爸呢?我在反思。下班后,我将我的疑虑从QQ聊天上反馈给庆爸,庆爸的回答则是“我们俩即使换一个角色也不能改变孩子的现状,但我有信心,孩子长大后会调整自己的认知!”看到从键盘中庆爸打给我的两行字,我有些生气!
农民都知道,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对庆爸这种“树大自然直”的教子观念我很是恼火!我给他发了一个不屑的表情,稍加思索后给他这样一段话:“我在反思这次的事情,归咎于平时你与孩子沟通时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否则他不会背着你哭,他怕什么?怕你笑话他!不理解他,因为你后来甚至说出“他不喜欢你”这样伤他心的话,就如同你对孩子说不喜欢他给他造成的心理伤害!这是潜意识,另外一方面,你反感我上网,在仅有的周末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你都带着怨气,孩子比大人更敏感,人都是愿意跟快乐的人在一起的;当然,工作关系,不能长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也是造成你和庆庆亲子关系淡漠的重要原因。现在,我只是跟你交流我们的教子方式是否有问题,并没有埋怨你的意思,如果我有哪方面你认为欠妥的地方也可以跟我提出来,我不会责怪你,相反会觉得这是责任心的表现!”发出这些文字后,我想庆爸应该是有触动的,从晚上庆爸主动打电话跟孩子沟通聊天中就可以看出,不过,也通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自己作为母亲的失职:平时对于孩子的养育,尤其是“育”这一块,因为看不惯庆爸种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包办的太多,庆爸逐渐成为家中“育儿”的甩手掌柜,由此引发了庆庆恋母、脆弱;庆爸在遇到孩子出现问题时,没能有足够的育儿方法解决孩子成长中的矛盾,而是一味地迁就;不懂得如何创设一个快乐,轻松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我需要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在休息日,多花点时间陪伴家人。
由衷地期望庆爸和我的这种努力和改进能够坚持下去。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大人能够更加积极一些,主动一些,多找一些成功的方法,而少一些无为的借口!把这件家庭琐事发在博客上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是提醒庆爸和庆妈,也提醒所有心中有爱的家长反思自己该怎样做个好父母,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自身的监督!
http://s2/middle/7e1403benb12fa27c3781&690
http://s4/middle/7e1403benb12fa326aec3&690
http://s15/middle/7e1403benb12fa453691e&690
附:摘自李凌云博客中的部分文字:
分享孩子的快乐,分担孩子的痛苦,是父亲的责任和义务。不要以自己工作忙或是没时间为借口,那对孩子来说,是种无形的拒绝,一方面孩子们会把这样被拒绝的记忆留在脑海里,再有快乐的事情,再有痛苦的时候,他们会把这份喜悦或痛苦,埋在心底,独自品味。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不良情绪压抑在心理,对孩子们的人格形成和健康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另一方面,孩子同样会把父亲对自己的拒绝一点不剩甚至变本加厉地还给父亲,我相信,大多数父亲都感受过这种痛苦了……

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