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砍人”文化

(2014-02-23 17:27:17)
标签:

杂谈

近日,@广东卫视 主持人@王牧笛 的一条扬言砍杀医护的微博引起了全国医务界的愤慨,一时间,请他“下课”的呼声四起,就连@中国医师协会 也发出了致@广东卫视 的公开信,要求作出反应。在此,我代表个人向敢于在第一时间发出质疑声的医疗网络大V们致敬,对于@中国医师协会 的正面支持表示感谢,也对所有做出回应的医务界同仁深表敬意!中国医务界的声音终于在一周数次的杀戮后变得清晰了。

关于这件事的下文,我对王主持个人的处理意见兴趣无多,我更关心这件事情对于全社会今后的影响。我一向主张惩戒应该点到为止,真有内心的悔悟,倒不在乎形式上的轻重。问题是,人是记吃不记打的动物,不够深切的痛楚,往往也不会带来深刻的反省和改变。而且,惩罚对于社会公众是有警示作用的。得到惩处,以后媒体人和公民的这种公然威胁他人的言论或可收敛;逍遥法外,以后不止类似言论甚嚣尘上,类似行为更将不时上演,一周数次的医疗暴力更加可能演变为无可收拾的“屠医”连续剧!鉴于此,哪怕王主持已经发了微博悔过,看来仍然非下课不可了。 

春节期间看了一段相声《满腹经纶》,非常喜欢,其中一个包袱更加引我思考:哪咤的渍泥儿污了龙王三太子的胡须和早餐,三太子勃然大怒,脱口而出“夜叉,上去弄死他!”当时,不禁为它对现实的影射叫绝 。这种动辄扬言“砍人”的现象真是屡见不鲜,常见到人们对这种明显的语言暴力见怪不怪,甚至当作了口头禅和玩笑话。在我的朋友圈里,也见过有人因为公司监理做事太过猥琐想砍人,当然,他没砍——他有家有业新近又当了爹;他的朋友圈里看到的朋友只道他是逞口舌之快;他没有发微博;他的微博也没有几十万粉丝的影响力。。。但时,假如一个被社会遗弃或自认为被社会遗弃的人,没有顾忌,没有前途,没有出路,当遇到一件“不公平待遇”的事解决无门的时候,他会不会去砍?绝对会。刺王浩医生的李梦南,砍王云杰医生的连恩清,杀孙东涛医生的齐洪生。。。他们就是这样的社会底层,他们选择了砍杀,或多或少受了这种砍杀文化的影响。哀哉!杀戮何时竟然成了一种文化!?

 最近看到有人用四句话概括文化一词: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单以前两点论,砍人竟然在很多人心目中成为了根植于内心、无需提醒的自觉。所幸后两点阐明了风气与文化的区别,让我心下稍感安慰:没有自我约束力的言论或行为自由,以及只为泄私愤的行为,不管多么貌似”有情可原“,原来都是没文化的表现。不过,一遇到不公就想砍人,只能说明我们的社会太缺乏完善有效的解决问题出口了,也太缺乏文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