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名茶故事---龙井篇

(2023-08-10 09:59:18)

 龙井茶的由来

1、                                陆羽《茶经》记载

龙井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200多年。杭州产茶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见于唐代茶圣陆羽(公元733-804年)所著的《茶经》。据《茶经.八之出》所记:“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意思是说,在杭州钱塘,以天竺和灵隐二寺所产茶叶品质较好。

灵隐、天竺二寺位于西湖久负盛名的飞来峰南北麓,这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温度适中,雨量充足,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可谓是“不雨山长涧,无云水自阴”。两寺的僧人在寺旁开山种茶,自采自制,也用来招待香客。

据北宋时期的“杭州市长”苏轼考证,天竺寺所种茶树就是南北朝著名诗人、佛学家谢灵运,在天竺寺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来的。

2、                                辩才开山鼻祖

龙井,既是茶的名称,又是茶种名、地名、寺名、井名,可谓"五名合一"

辩才(10111091),俗姓徐,名无象,法名元净,于潜县(今临安于潜)人。他家乐善好施,经常帮助穷苦之人。

辩才十岁的时候,父母亲把他送到西菩山明智寺出家为僧,师从僧人法雨禅师。辩才天资聪颖,好学精进,博学强记。辩才十八岁离开西菩山明智寺,来到杭州上天竺寺,师从慈云法师,学习天台教义,深得慈云真传,学行并进。慈云圆寂后,又师从明智韶师,学《摩诃止观》。在名师指点下,辩才道行渐高,行化东南,在吴越一带很有名望。辩才法师二十五岁的时候,宋神宗闻其德行,特恩赐紫衣袈裟,并赐法号“辩才”。此后,他代韶师讲法长达十五年之久,住持大悲宝阁院前后又长达十年之久。

中国名茶故事---龙井篇

元丰二年(1079),年届古稀的辩才法师从上天竺退居南山龙井寿圣院。北宋乾二年(949),当地百姓募缘在此建报国看经院,熙宁(1068-1077)中改称寿圣院,即龙井寺。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仅存“蔽屋数楹”,辩才法师“策杖独往”,“以茅竹自覆”。辩才修葺屋宇,寺院得到振兴,最后圆寂于此。他曾开山种茶,被后人尊为“龙井茶鼻祖”。

辩才法师与当时的文人贤达交往甚密,杭州知州赵和文学家苏轼与辩才交情最深,被世人称为龙井三贤,从那时起,龙井茶开始见于文人的诗文中,比如,苏东坡赞美龙井茶的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而秦观则在《游龙井记》中写道“老龙井有水一泓,寒碧异常,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