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约“三月茶坊”,品尝千年贡茶

(2023-07-09 11:15:48)

相约“三月茶坊”,品尝千年贡茶

 

七月三日晚上接到茶友电话,前几天浙江湖州的茶友给他寄来几款茶,想约几个茶友在一起品鉴。为了此次品鉴,他专门到沁阳真谷寺接了几瓶山泉水。我听后欣然答应,因为疫情,很久没有和茶友们在一起品茶鉴水,期待着他约茶的时间与地点。

四日上午茶友来电话,约茶的地点在温州商贸城的“三月茶坊”,下午四时我如约而至,见到了“三月茶坊”的两位主人以及赵姓的茶友,相互问候后,进入了主题。

茶友带了八款茶品,让我挑选几款茶进行品鉴,先后挑选了湖州市长兴县百岁爷茶叶有限公司制作的“紫霞仙子”和“金紫”茶,以及青岛市皎然茶业有限公司制作的“森林茶芽”。这三款茶茶友们以前都未品尝过。

“三月茶坊”的女主人,开始冲泡第一款茶“紫霞仙子”,她从一个紫蓝色的包装盒里取出茶品,放在茶则上,让大家鉴赏干茶。

茶:茶的外形与安吉白茶相似呈兰花形,颜色褐青中略带有点黄色,香味呈现出豆香味道;

水:水来自于赵姓茶友带来的真谷寺山泉水;

  具:直形玻璃杯;

投茶量:3克;

投茶法:下投法;

  温:沸水;

茶水比:1:50

  水:两次。

一杯茶呈现在茶友们面前,大家观赏着茶在水浸泡中起起落落,慢慢舒展,一芽一叶。约两分钟后,汤色浅黄略带绿,清澈明净;品尝后茶友们进行分享,有的说滋味有的甜,不知道是茶甜,还是水甜;有的说“紫霞仙子”和云南的“紫娟茶”不一样,“紫娟茶”汤色是紫色的,“紫霞仙子”汤色是黄中带绿;有的说有兰花香味道、有的说有板栗香味道、有的还说有豆花香味道。真可谓一款茶,不同的人品出不同的味道。虽然认知不同,但一致认为这款“紫霞仙子”茶应该属于绿茶。

接着,“三月茶坊”的女主人开始冲泡第二款茶“金紫”,干茶颜色金黄,芽头形如笋状,泡在玻璃杯里,根根直立,在金黄色的茶汤中翩翩起舞,茶友们拿起手机将“金紫”茶叶舒展的瞬间变成了永恒。

大家一边寻觅着“金紫”,的香气与滋味,一边分享着“茶”的故事。

1、        湖州“紫茶”与云南“紫鹃茶”的区别

“紫霞仙子”和“金紫”均属于湖州“紫笋茶”系列,“紫霞仙子”一芽一叶,“金紫”单个芽头,因芽头略带有微紫色,又称为紫芽,与云南地区的“紫娟茶”截然不同。

“紫芽”和“紫鹃”最大的区别在于,紫芽是天然,因气候和季节变化引发的基因突变。紫鹃则是人工培育出来的。紫鹃芽、叶、茎都是紫色,外形色泽紫黑,茶汤紫色,滋味醇厚,香气特殊,而且叶底也呈现明显的紫色。

“紫笋”二字,源出唐代陆羽《茶经 一之源》:“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

紫笋茶产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在唐代被列为“贡茶”。由于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故得名“紫笋茶”。顾渚紫笋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经摊青、杀青、理条(带有轻揉捻作用)、摊晾、初烘、复烘制成。

2、茶圣陆羽是怎样发现茶”

 公元765年,陆羽在完成《茶经》初稿后,继续到各大名山去考察茶叶之事。一次,他来到了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与阳羡(今江苏宜兴县)交界的啄木岭考察时,应邀到常州太守李栖筠处做客。李栖筠得知陆羽对茶叶的品质有研究,特让陆羽品尝一款当地僧人献上的长城顾渚山(现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产的茶叶。陆羽喝了几口,大为赞叹:“此茶芳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

这里的“辣”不是指辣味,是指茶汁味浓,味道比其他地方的都要好,可以推荐给皇帝。所以经李栖筠同意,顾渚山的茶叶第一次作为贡品出现了。之后,陆羽跑遍了顾渚山周围的茶坡,在《茶经》增加了:浙西以湖州为上,常州次之;湖州生长城顾渚山谷。阳崖阴山,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陆羽据此为顾渚山的茶叶取了名字:“顾渚紫笋”。

3、“紫笋茶”与“金沙泉”成为湖州双绝

除紫笋茶之外,顾渚山的金沙泉水也一并作为贡品推荐给了皇帝,成为湖州双绝。紫笋茶、金沙泉在陆羽的推荐之下,得到了皇帝的重视,还特地修建了历史上第一所皇家茶厂——贡茶院。从此湖州名声大振,贡茶自唐代经由宋、元,至明末,陆续纳贡876进贡最多的时候,年贡额高达18400斤,清代中后期,随着免贡,顾渚紫笋的制茶法也失传了。20世纪70年代末,在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的提议下,当地政府重新试产、培育紫笋茶,此茶才得以重新扬名光大。正式的恢复时间是1978年。

4、以前的“紫笋茶”和现在“紫笋茶”的区别

以前的“紫笋贡茶”均为蒸青茶饼,现在的“紫笋茶”多为散茶,是在传统的“紫笋茶”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与培育,制作工艺上炒青加烘青,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点,使千年贡茶重现生机。

大家沉浸在“紫笋茶”的故事中,回味着1200年前大唐盛世时贡茶急送的情景。每年谷雨前,皇帝便诏令湖常两州刺史督造贡茶,顾渚山立旗张幕,太湖里画舫遍布,盛况空前。龙袱包茶,银瓶盛水,限定清明前将贡茶送到长安(紫笋茶共分5个等级,清明前的茶为第一)。第一批进贡的茶又被称为“急程茶”,故有“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等诗句。每年的“清明宴”,有一项重要内容,皇帝要奖赏重臣与宠妃,奖品即“紫笋贡饼”,数量每人一饼。可见当时皇帝对顾渚紫笋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显现了“紫笋贡饼”的弥足珍贵。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时值六时,“三月茶坊”的女主人说:“茶里有说不完的故事,第三款茶的故事可能更为惊艳,我们换一个西湖龙井尝一尝。”茶友们说:“可以”。

“西湖龙井”干茶的形状、颜色,茶汤的汤色、味道、滋味大家都记忆犹新,不在叙述。

结语:

俗话说:“长到老,学到老,茶名记不了”。在茶的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小学生,终身的小读者。茶在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寓意。我们要学习茶的品格,万木葱茏,不与百花争艳;阳崖阴林,不与万物争宠。习茶与做人一样,力争做一个“精行俭德”之人。

感谢“三月茶坊”主人提供的品茶环境,感谢赵先生带来的好茶和真谷寺的山泉水,期待下次品鉴的时间。

20237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