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碧山云叟
碧山云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328
  • 关注人气:7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郏县·苏轼墓

(2012-08-16 15:10:44)
标签:

苏轼墓

郏县

建中靖国

苏辙

三苏坟

分类: 古迹探秘

    三苏坟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背嵩阳,面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历史。苏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许多珍贵的诗文碑刻。 

1—郏县·苏轼墓
     1—苏轼墓

 

    苏洵、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特别是号称全能大家的苏轼,道德文章堪称天下一绝,留下许多传世之作。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病卒于常州。次年,苏辙遵其“即死,葬我嵩山下,予我为铭”的遗愿,葬苏轼于小峨嵋。11年以后,苏辙于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许昌,葬于此。其后,苏轼子孙相继安葬在这里。到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郏县尹杨允置苏洵衣冠座诸两公之间。自此始称三苏坟 
1—郏县·苏轼墓
    2—苏轼墓碑

 

    三苏坟由三苏陵园、广庆寺、三苏祠三部分组成。三苏陵园,总面积14800平方米,坐北向南。步入神道,古柏相映。甬道两侧有石柱、石马、石羊、石虎、石狗、石人相对排列,仪仗严整。陵园门两侧蹲一对石雕雄狮。进入红漆大门,迎面是一座高5米、宽3米的红石牌坊,横眉镌刻青山玉瘗”4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背面是明代进士、浙江右布政使王尚絅的《祭三苏先生文》。左右石柱隶刻苏轼《狱中示子由》词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过石坊,东边有斋房5间,是过去官宦、名流祭三苏吃素沐浴之处。正中为飨堂,系康熙四十七年重建,堂内立有各代碑刻、四壁嵌有众多石碣。堂后为祭坛,坛后三冢隆起,中为苏洵衣冠冢,东为苏轼墓,西为苏辙墓。三墓西南一字排列6个墓冢,为苏轼六公子墓。园内有古柏588株,多为明清时所值,枝繁叶茂,苍翠挺拔。广庆寺、三苏祠坐落在陵园西南300米处,前寺后祠,占地6903平方米。广庆寺大门为南天门,入大门是天王殿、大雄宝殿,三苏祠殿在最后。三苏祠殿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内有三苏彩色塑像,苏洵居中,苏轼、苏辙左右分侍。殿内外有金、元、明、清石碑,清代的“三苏先生佳城图”碑尤为突出。出广庆寺东便门,可至小峨嵋山头,上有高4.2米的苏轼中年布衣持卷雕像。 
1—郏县·苏轼墓
    3—苏轼墓祭台

 

    苏坟园内古柏参天遮日,夜晚山风来袭,潇潇洒洒如落雨声。这便是著名的郏县八景之一“苏坟夜雨”。 
    
三苏坟于1963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郏县人民政府建立郏县三苏纪念馆隶属郏县文化局,20066月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郏县·苏轼墓
      4—苏轼像

 

    三苏坟自1956年至1994年间,省、市、县三级财政多次拨款对飨堂、山墙、门窗、山屏、祭坛、天王殿、大雄宝殿、甬道等;进行了翻修、维修,恢复了祠堂、飨堂彩绘原貌等,并树碑八通,植柏树960株。1986年9月,第四次全国苏轼研讨会在郏县三苏坟召开;1992年3月郏县县政府举办了首届“三苏文化节”;前来拜谒“三苏”的知名人士及游客日益俱增。1995年为迎接中国第二届曲艺节在平顶山市的召开,新修三苏柏油公路8公里,打120米深水井一口,解决了长期以来用水困难。 
1—郏县·苏轼墓
    5—三苏坟门前郁郁翠柏


1—郏县·苏轼墓
     6—三苏坟边广庆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