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墓坐落在江西省铅山县永平镇南十五里的陈家寨鼓楼门阳原山颜家垅。 1957年,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辛弃疾(
1140-1207),字坦夫、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晚年卜居铅山期思村。殁后二十六年,即绍定六年(
1233)朝廷追赠辛弃疾光禄大夫,敕葬于此。现存墓碑为清乾隆四十八年(
1783)辛氏二十五代裔孙重立,碑文:“显故考辛公稼轩府君之墓”。 1981年以后,两次修缮。 19级石阶以上近
60平方米台地之一,砌 4层麻石墓圈,直径 4米,封土高 2.5米。墓前矗立原碑。两侧望柱高
1.8米,镌“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翼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联。台地、石阶周围护栏杆。

1—辛弃疾墓1
辛弃疾离开人世
60年后,爱国诗人谢枋得在辛墓前盘醒数日,写下了一篇感慨纵横,忧愤满纸的《祭辛稼轩先生墓记》,宋史对此有一段传奇色彩甚浓的记述:“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辛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墓至三鼓不绝色。枋得秉烛作文,但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姑且勿论是否真有此事,但古人对辛弃疾难以释怀的情绪却是绝对真实的。

2—辛弃疾墓2
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词人,他的词鼓舞了无数志士仁人;他又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有眼光有魄力的政治家,提出了许多有远见的抗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建议;做地方官时,他更有许多政绩。他是一个兼具文才武略的民族英雄。

3—辛弃疾墓3
辛弃疾晚年生活在铅山,终老于铅山。在这里,他度过了十余载暮年时光,填成了《稼轩长短句》中大量的词章。
辛公以身许国,奋斗不息的精忠大义,以及词作上的卓越成就,必将流芳百世,光照千秋。

4—铅山辛弃疾像

5—辛弃疾墓前青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