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的阅读课堂实践---群文阅读
(2015-04-21 09:09:06)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教学感想 |
本学期我校开展群文阅读语文教研活动,从之前对“群文阅读”认识的一片模糊,到之后后对“群文阅读”新的认识,这可以说是一大改变。
之所以说是一种“模糊的认识”,是因为我“带着对‘群文阅读’的疑惑而来,又带着对它更大的疑惑而归……”毕竟,这种新形式的语文教学打破了我们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但这种新形式的阅读教学也渐渐地走进了老师们的课堂。也走进了我的课堂,只是跟他们相比,我做得还不够深,不够全。
有时我也在想:这种只重阅读指导的教学方法适合我们吗?考试怎么办?学生升学怎么办?学究竟生能学到知识吗?……而且我想:回去我能不能像他们这样去翻转我的课堂?如果我这样去上每节课,那我班的学生成绩不是没保证了吗?其他老师不就超过我了吗?……嗯,还是不能这样做……这样我会吃大亏的……不行,绝对不行……
网络学习到聂震宁专家的话,他谈到“自1999年以来,我国国民阅读状况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关注之下最强烈的评价是‘中国人不爱读书。’这似乎成了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说法。”他还谈到“从我国国民阅读率第六次调查开始,对我国17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图书馆阅读率进行专项调查,其中包括对0—8周岁、9—13周岁、14—17周岁未成年人群分别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总体状况优于成年人,但自身状况不尽人意,年度之间存在起伏,在阅读目的。阅读结构等方面存在问题。大学生阅读存在问题,高度重视全民阅读中的学生阅读。”这让我对群文阅读的认识又进了一步,这让我意识到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运用这种新形式的阅读教学了,要改变我们中国人不爱读书的状况,还要靠我们的老师将群文阅读做起来。也许只有我们老师这样去做了,才会彻底改变中国的现状。
现在,我已在尝试着去做了,虽然我还不能完全把群文阅读课的立意、选材等十分完整的呈现给大家,但我已渐渐接受了这种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形式,并且我也尽量去上这样的课,我相信学生们也一定会更加喜欢群文阅读课。群文阅读,一种语文教学的新形式,简单地讲,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不是只把文章按人文内涵组合在一起,而是更深入文本内部,关注文章的形式,把握文章的内部结构,并在文章之间形成“互文关系”,让学生在探索群文时,发展出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
群文阅读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巧妙融合。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知识,又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彰显自己的语言魅力,也能快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