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拓展吟诵教学设计
(2015-03-26 15:24:26)
标签:
佛学 |
一、古诗拓展
1、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接触到了吟诵,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吟诵规则。一段时间的吟诵早读既愉悦了我们的身心,又增长了我们的知识。这节课我们上古诗的拓展吟诵。我们将以《舟过安仁》这首仄起的儿童生活诗为例,继续学习仄起七绝诗的吟诵,并能通过吟诵来积累相应的儿童生活诗。
2、谁能正确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3、换种方式,我们来吟一吟。吟之前,先回想一下我们的初步了解到的吟诵规则吧。(指名说)a、平长仄短入声促;b、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c、韵字拖长音。
4、按照规则我们试着来吟一吟。
5、吟诵不仅有格律美,还能吟出意境美。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呢?请同学们看画面说诗意想意境。(这首诗浅白如画,充满情趣,展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少年儿童时光的留恋,同时也赞美了两个小孩的聪明伶俐,也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吟一吟。教师吟,学生吟。)
6、杨万里写《舟过安仁》这几首诗时已66岁,此时的他对官场的风尘劳碌已经厌倦,产生了退休的迫切想法。这年(1192)秋天,他终于辞官回乡,不再出仕。他一生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
7、欣赏吟诵:《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①
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其一)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落脚点在儿童身上)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②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其二)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儿童的天真幼稚跃然纸上)
8、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请同学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杨万里一起乘坐过安仁的小舟,看着这样聪明伶俐的两小童,情不自禁地吟起来。
二、古诗吟诵
1、《舟过安仁》是一首仄起的儿童生活诗,接下来我们进行这类型诗的吟诵练习。每个小组练习一首,由组长合理分配诗句,人人参与吟诵,将你们对吟诵的喜爱之情展示给大家。一定要注意结合诗中的画面运用恰当的语气吟诵。
2、小组活动。
3、小组展示。
评价语:他们小组配合默契,仪表大方,我以后要向他们学习。
评价一下**同学,你面带微笑,吐字清晰,我很佩服你!
你们都在积极参与了,真棒!
你们小组的同学很有责任感,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X小组的同学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任务。
集体的智慧不可低估,只要你肯投入进去,你就有所收获。
能接纳别人见解的小组,才是最有合作精神的小组。
组员之间要分工合作,这样才能发挥小组的优势呀!
集体的力量大于一切,你们已经证明了
有了你们这样一群合作小伙伴,就没有难解决的事。
4、课堂检测:师说画面生吟诗句。
(1)放风筝;(2)学种瓜;(3)吹短笛;(4)追黄碟;(5)开门栓;(6)撑雨伞。
5、小结:一本书,一本经典,也许并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但吟诵使心灵充实,给我们信念。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童年的花朵绽放在吟诵的追逐中吧。在薪火相传的国学宝库里,我们相信经典吟诵是有力量的,它会赐予我们坚实的翅膀,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因吟诵而飞的更高,飞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