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科创筑梦试点学校工作总结

分类: 学习情况 |
宿松县科创筑梦试点学校工作总结
“江山待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时代呼唤创新。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让“双减”之路春光无限好!2022年5月,宿松县华亭中小、城关小学、五里初中、北浴学校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命名为“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学校。各校以此为发展特色,完善工作机制,聚焦刚性任务,缜密实施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和文化育人,社团课程丰富,科创活动火热,戮力同心,成效初显。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机制
2022年来,各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成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与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有序、有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各校完善“科创筑梦”工作机制,为师生科技创新工作导航。为高效助力“双减”,培养学生五育素养,厚植创新精神,学校因地制宜制定的制度有:《科创筑梦”助力“双减”工作方案》、《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实施方案》、《信息社团活动方案》、《“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绩效制度》等。一年来,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总结,课程多元厚实,活动丰富多彩,资料齐全,管理规范。本年度各校用于科创工作经费近3万元。
二、夯实科创教育,播撒科创种子
着力教师科普培训,敦品笃教。
打造过硬的科普教师队伍,是推动科创筑梦助力“双减”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关键。日常里,各校要求全体教师自主学习“科创筑梦云平台”的科技创新资源包,至少15学时。其次,教师利用互联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先后对创新思想、创新生活方式、创新思维等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创新精神与时代精神入心、入脑,让教师提高科技创新素养。再次,各校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有序组织。四所试点学校先后于2022年5月、8月、9月、10月、11月组织兼职与专业老师开展线下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
着力开设科创课程,四项落实。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与实践涉及安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方面面。各校科创课程有直接课程《信息技术课》、《科学调查体验实践活动课》和间接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每学期做到了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其中五里初中《信息技术课》《科学调查体验实践活动课》每学期生均课时数分别18节和12节,学生参与人数450人。
着力举行科创报告,专家引领。(一)县科协专家送“科创”进校园。 一年来,县科协王宏部长与县教育局梅耐冰股长四次到试点学校,为师生主讲《让科技创新向生活延伸》、《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的目标任务与活动开展》。师生们座无虚席,认真听讲,感受良多。(二)各校科创副校长坚持上科创课。五里初中兼职科创副校长为张林海同志,每学期为师生上2节科创课——《科学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科学调查,体验非凡》课程,师生受益匪浅。
|
|
着力分享科普资源,体验非凡。2022年9月、10月,各校60名骨干学生先后参观了宿松县城关初中科技馆、实验中学科技馆。9月,300名全县学生代表参与县科协组织“2022年宿松县科普日”启动仪式。活动中,学生们观察、学习天文、地理、生物、物理等相关科学知识,躬亲实践数学模方拼图、北斗系统应用、地震发生与逃生等的不寻常经历,探究科技奥秘,收获科创知识,体验科创生活。
三、践行科创活动,体验科创快乐
注册科学工作室,分享案例,颇具特色。2022年7月,在科创筑梦云平台,四校先后注册青少年科学工作室。2022年8月,五里初中在云平台先后上传活动视频和案例分享——五里初级中学信息社团。2022年11月,华亭中小、城关小学、北浴学校荣获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授予的“2022年最具特色工作室”。
|
|
科技创新大赛,同频参赛,成果丰硕。
五里初中:以电脑编程为抓手,比赛有新亮点。
2022年5月至7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
Coding初赛、复赛、决赛如火如荼。我校初赛10人参赛,8人合格,2人脱颖而出参与复赛;
2022年9月至10月,信息社团59名选手参加2022第四届腾讯青少年人工智能追梦营活动。该项目类型为TGE引擎虚拟机器——以“火星探索”为主题,参赛选手作为指挥官和工程师将负责此次火星科研考察任务。
2022年9月至10月,19名学生学习C++, 参加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CSP-J1,方齐和石星宇入围CSP-J2(因合肥疫情,CSP-J2取消)。12名学生(方齐 刘睿 彭宇辰 沈昕怡 石贝 石星宇 唐智 许尚康 余旺国 张冠 张健 张宇)取得CSP-JS 2022第一轮入门级二、三等(级)的认证者证书。
|
|
|
|
|
|
|
|
|
|
|
|
2022年9月至10月,信息社团59名选手参加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腾讯集团共同发起公益项目“全国青少年编程与人工智能计划”。目前项目被列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委会重点工作。
2022年9月起,信息社团组织初一、初二全体学生学习腾讯扣叮课堂和点猫科技课堂,建立班级和信息社团编制,学习PYTHON语言,为2023年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 “Coding创意编程”比赛和“AI创新编程”比赛打好基础。
2022年9-11月,信息社团选手125人参加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科创筑梦云平台提交作品44份(其中学生作品42份,辅导员作品2份),其中“中英语言无障碍交流”、“智能停车入库”、“节约粮食,从种植做起”等主题作品,以电脑编程为媒介,探究并践行“人工智能方便生活”、“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等理念。
FAST观测方案征集,积极投稿,两篇夺魁。
五里初中:2022年6月-9月,积极响应FAST观测方案征集活动,150名学生参与活动,30人提交FAST方案。其中2篇获全国优秀方案——段文鑫《猜测螺旋星系NGC 3344有生命体》和董明炜《探寻卷舌二附近是否会有星外信号》获2022年“科创筑梦”青少年FAST观测方案征集活动优秀方案。特别是,段文鑫《猜测螺旋星系NGC 3344有生命体》入选全国五篇《“科创筑梦”青少年FAST观测方案征集活动优秀观测方案集》案例,将纳入中国科学院相关院士研究的新课题。同时,宿松县五里初级中学被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命名为“天文科普教育特色校”(全国仅36所学校)。
华亭中小:
城关小学:以科普主题阅读为抓手,突破科创新领域
科学梦想的开启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导引,科学思维的发散离不开科普阅读的辅助。为进一步强化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加快科普校园建设,“植造”一片青少年学科学、懂科学、爱科学的盎然“绿地”。城关小学根据“青少年科技活动周”活动安排,自九月份开学后就逐渐开展“书香润校园,科普伴成长”科普类文学作品阅读活动。本次活动分年级组进行,例如一、二年级开展“科普故事妈妈”活动,每个班级请几位妈妈中午进班级,为孩子们讲述科普绘本,有《花园里有什么》、《揭秘地下》《肚子里有一个火车站》等等,家长们讲得绘声绘色,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让好奇心在科普阅读中得到满足,让求知欲在科普阅读中获得答案。其他年级组由老师进行书籍推荐,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有动物科普《动物中的巨无霸》《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有百科知识系列《神奇校车》《中国青少年百科全书》,还有《科幻电影中的科学》《这就是物理》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和实践活动,同学们制作了以“科普”为主题的绘画、思维导图、手抄报等,并在班级宣传栏展出优秀作品,让同学们在充分享受着科学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获得了有趣的科技知识,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学校以“打造书香校园”为契机,每年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行走中的阅读”科普主题教育活动。如本年度科普阅读以“水”为主题词,以学校旁边的“沙河坝”为切入口开展户外科学调查活动的主场所,分年级组开展了各种有声有色的科普活动。一年级的张老师给孩子们讲述各种关于水的绘本,如《神奇的水》《逃走的小水滴》《和甘伯伯去游河》等等,让孩子们在色彩丰富的画面中了解水的形成,陈老师带孩子们在水中加入各种水果汁,利用模具制成美味的冰棒,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二年级的张琴老师则是利用环保教育主题中队课,给孩子们讲述治水的故事,如《鲧禹治水》《西门豹治邺》等等,广泛而生动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孩子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四年级的老师们则是把学生带到风景秀美的沙河边,在那里举行一场“诗人眼中的水”为主题的诗词竞赛活动,学生们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用内心的感受,将千年的文字融入“水”的意象中,将阅读与科普紧密结合,在走和读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五六年级的老师们一边带学生进行关于水的整本书阅读,如《海底两万里》和《柳林风声》,读完之后,学生们纷纷通过思维导图和手抄报等形式,表现出水世界的神奇与丰富。一边带学生展开“节水护水”的科技调查,在调查中知晓了家乡水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增强了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耕耘就有收获,在科普主题教育的影响下,学校2022年开展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有21个班级,参加全国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比赛并提交作品的的有56个小组,创历史之最。科技创新大赛获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作品都大有人在,学校荣获安徽省“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学校”、安徽省“三八红旗集体”,科普负责人徐海东荣获“安庆市优秀科技老师”……
科学世界是一个神秘而奇妙的世界,而科普类书籍正是打开奇妙世界的一把神奇钥匙。青少年学生通过阅读科普类书籍,可以拓宽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
北浴学校:
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多维开展,百花齐放。
各校在2022年7月在科创筑梦云平台注册五里初中科学调查体验小组。于7月至11月,开展系列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五里初中:2022年9月至11月,全校425人参加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指导老师20人,小组总数105人,拟推优19个项目。FAST中国天眼观测小组4个,养绿护绿小组3个,走近高铁小组2个,节约粮食小组5个,交通安全伴我行小组5个。
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丰富多彩,为学生“双减”下的课后服务生活拓展了培植科学素养的新赛道。学生们增强了保护环境意识、爱科学用科学意识,锻炼了动手、动脑与劳动能力,弘扬了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格物致知,踔厉奋发。
|
|
|
华亭中小:
城关小学:多视角体验与实践,科技活动进校园
学校通过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2022年7月,面向小学高年级学生,组织学生围绕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健康相关的17个活动主题,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动手实践、体验探究。活动重点围绕“节水护水”“低碳生活”“节约粮食”主题展开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截止到2022年12月份,学校有近半数的学生参与调查体验活动,科技辅导员达到30余名,拟推优的项目有“水到渠成”“食为天”“校园节能我先行”“交通安全小卫士”“节约二组”等,辅导员带领学生开展小组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学校、家庭、校外开展科学调查实践活动,完成调查实践报告;在班级、年级或学校交流活动成果;通过活动网站提交调查实践报告等。
学校还能零距离接触科普知识,利用学校公众号开展校园科技创新大赛成果展,以班级为单位,学校通过公众号发布科技创新大赛的比赛内容,包括科幻画、手抄报、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设计、小论文等,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在同学们的巧手下,一幅幅充满童趣,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幻想画被创作出来,有未来城市、梦幻机器人、太空飞船等等。这一幅幅充满奇特幻想的画面,让大家充分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本次展览活动中,同学们的科技小制作,制作精良、创意非凡,体现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此次活动培养了孩子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孩子对科技、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
科技,是创新的课堂,是梦想的舞台,是成长的摇篮。通过神奇而有趣的科学趣味小实验帮助同学们认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全校学生在课后服务和少年宫时间分年级参加了科技辅导员老师精心策划的趣味小实验活动。各年级设置了不同难易程度的科学小实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各年级开展的科学小实验,如一年级《会呼吸的蛋》鸡蛋放在冷水和热水中一对比,大部分人都没发现隐藏的秘密。
科技活动倡导“人人参与”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助力“双减”行动,通过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学校在开好科学课的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课后服务助力“双减”,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学校开发科技校本课程并购买资源包:一至四年级:《乐高搭建课程》,体现了数学与艺术、语文与艺术、科学与工程的结合。五、六年级:《乐高WeDo2.0机器人编程》 ,体现了人工智能与编程的结合。配合电脑让学生在电子设备的帮助下进行科技教育。
学校还开设了多个科技类社团课程:创意编程、机器人编程、航天模型、航海模型、建筑模型、科技制作、科幻画、电脑绘画等,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有科技特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比赛水平。
北浴学校: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追科创之光,拓“双减”之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夯实五项管理,四所试点学校教职工一手抓“双减”落地,一手抓教育教学,敬业奉献,知难而进,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担当,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情怀,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谱写“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的锦秀篇章而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