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不畏烈日,教育局和科协领导一行来到城关小学就人工智能进课堂的举措进行了调研,同时送来了沉甸甸的“礼物”,城关小学被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联合授予“科创筑梦 助力‘双减’试点单位”称号。学校班子成员、课题成员参加了活动。

近年来,城关小学借助《“双减”背景下人工智能进校园特色实践研究》课题组在科技创新教育路上屡创佳绩,荣获了全国“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学校”、安徽省“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学校”、安徽省“三
八红旗集体”、安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1年,在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2组学生获国家级奖,4组学生获省级奖;在第37届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学生的发明类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安徽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作品三名学生获活动最高奖,市、县奖项更是繁多。
会议上,课题负责人高晓霞就当前学校科普教育助力“双减”的举措进行了介绍。“双减”政策以来学校领导班子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科学布局,积极探索科普教育助力课后服务的形式,建立了兴趣小组与整班推进加特色活动多层次、多角度相结合的课后服务模式,自发组建了科学调查组、编程班、小发明制作组、科学实验组、玩转机器人组……丰富了课后服务的内涵。她就如何把市级特色“书香校园”和科普教育联系起来交流了看法。
宿松县科协科普部部长王宏首先祝贺了学校取得的成绩,同时希望城关小学课题组成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继续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希望学校不断总结科创融入课后服务、坚持立德树人的做法、经验,为宿松教育甚至全县、全市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漫漫育人路,殷殷桃李情。课题组全体成员将继续努力,不断助力学校丰富教育内涵,提升办学品位,为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