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题研究向深处漫溯

分类: 课题专栏 |
让课题研究向深处漫溯
——宿松县城关小学召开市级信息技术课题推进会
苏霍姆林斯基向老师们建议:“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自己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到研究的幸福之路吧。谁能感到自己是在进行研究,谁就会更快地成为教育工作的能手。”5月19日,宿松县城关小学市级信息化课题《“双减”背景下人工智能进校园特色实践研究》推进会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课题负责人徐海东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共分三个环节。徐海东先介绍课题研究进度、分解课题任务。提纲挈领的论述,精简高效的引导,为课题组成员打开了新的思路。他建议课题组成员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开展行动研究,积极撰写相关的教学论文,参与各类学习和竞赛活动等等,重视个人的课题研究阶段性反思与经验积累。
接着,由课题组成员说明接下来课题的研究计划,与会老师纷纷发言,各自汇报了前期的研究工作及下一步研究构想,在图形化编程助力学科教学方面、人工智能特色化方面、双师课堂方面以及课题研究对教师个人成长、对学校促进等方面,多个维度的领域进行阐述。热切的发言,积极的交流,课题组成员畅所欲言,进行了一场思维的碰撞,将课题研究的进展、具体工作以及后续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课题研究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构画了蓝图。
最后,课题主要负责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高晓霞作了总结。她肯定了课题组成员在前期做的大量的研究工作,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课题研究要超越功利,把研究的目的真正指向立德树人,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二是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要立足教育教学、立足学校发展和教师自我成长。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都要把过程走得扎扎实实,找到该课题的创新点和生长点。三是理论依据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理论学习很重要,而且很必要。理论与实践研究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不断消化、修改、调整各自的研究方向,以便把课题研究做得更细、更实、更好,以取得预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