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营养师韩姝慰
营养师韩姝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12
  • 关注人气: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米你会煮吗

(2015-07-31 09:50:46)
标签:

健康

玉米

毫克

微克

煮玉米

分类: 科普文章

    又到玉米上市的季节了,看到市场新鲜养眼的嫩玉米,我每次都会买几只带回家自己煮着吃,怎么吃更好吃,更营养,营养师小韩告诉您,很多时候您煮出来的玉米会又干又硬的,为什么呢?其实煮玉米也是有秘诀的。


  首先:会挑

  一定要挑选新鲜的玉米,趁热打铁,摘后即煮,以防玉米的糖分随时间流失。挑选玉米时,最好选七八成熟的,太嫩,水分太多;太老,其中的淀粉增加,蛋白质减少。挑选玉米,可以用手掐一下,有浆且颜色较白,可以蒸或煮着吃,口感和营养最好。浆太多的则太嫩;如不出浆,就说明玉米老了。

  其次:会煮

  千万不要剥皮,应连着玉米皮一起煮,玉米皮含有天然色素还会吸收水分,这样煮出来的玉米不仅鲜嫩而且香软。

把玉米放进锅中,加大量水煮沸,3-5分钟后调小火煮,期间可以适时用筷子翻动玉米,以保证受热均匀。用筷子戳玉米,试探熟度,熟得差不多了,把玉米捞出来,冷却1-2分钟后,剥开玉米。

  最后:会涂

  在煮玉米的时候,用2g食盐加上50ml睡调配盐水。不需要在煮玉米的时候加盐,待玉米煮熟后,均匀涂上一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玉米粒表面就不会皱巴巴的了。

  

                          http://s16/mw690/002iTKYrzy6UgiXfwPtef&690

    按照以上的秘方煮出来的玉米不仅清甜,而且咬下的瞬间会有香浓的玉米汁跳跃于唇齿之间,口感超赞。不仅如此,玉米属于粗纤维食物,对身体非常有益处。

   玉米的热量表(每100克)






    玉米的营养养价值

1.维生素含量非常高
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
2.植物纤维素含量丰富

玉米中所含的丰富的植物纤维素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能束缚及阻碍过量的葡萄糖的吸收,起到抑制饭后血糖升高的作用;纤维素还可以抑制脂肪吸收,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和改善冠心病、肥胖、胆结石症的发生。
3.富含硒和镁
玉米中含的硒和镁有防癌抗癌作用,硒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使恶性肿瘤得不到分子氧的供应而受到抑制。镁一方面也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另一方面能促使体内废物排出体外,这对防癌也有重要意义。
4.含谷胱甘肽
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
5.含玉米黄质
玉米中所含的玉米黄质,可以预防老年黄斑性病变的产生。
6.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烟酸
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玉米中还含有烟酸,含量比大米高很多。
7.含有丰富的亚油酸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亚油酸可以降低胆固醇。

                            http://s7/mw690/002iTKYrzy6UgkckTlQc6&690

   玉米的功效与作用

1.减肥
食后可消除肥胖人的饥饿感,但食后含热量很低,也是减肥的代用品之一。
2.防癌抗癌
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
3.降血压降血脂
丰富的钙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有促进细胞分裂、降低血清胆固醇、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
4.增加记忆力、抗衰老
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记忆力和人体新陈代谢力、调整神经系统功能。
5.明目
经常用眼的人,应多吃一些黄色的玉米,缓解黄斑变性、视力下降,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凭借其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吸收进入眼球内的有害光线。
6.促进胃肠蠕动
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


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食玉米对人体的健康颇为有利。


                                  三级营养师:韩姝慰

                                  联系电话:13909100909
                                   QQ号;767130808
                                  新浪微博:@营养师韩姝慰
                                   本文系原创,如需转载,联系本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