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地安门邮局启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色机戳

(2020-06-22 10:20:04)
标签:

彩色机戳

集邮

北京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地安门邮局的彩版非遗邮资机戳系列第一枚是“毛猴”。“毛猴”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品。今年的116日启用。彩版非遗邮资机戳系列原本的计划是每个月启用一枚。因故,前几个月暂停使用。这次613日一下子使用五枚,算是把前几个月的都补上了。

北京地安门邮局启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色机戳

北京地安门邮局启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色机戳

北京地安门邮局启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色机戳

北京地安门邮局启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色机戳

北京地安门邮局启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色机戳

北京地安门邮局启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色机戳

 

6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地安门邮政支局的“非遗文化”主题邮局开展了非遗文化产品展示、香包、五彩绳制作等非遗项目体验活动,宣传非遗文化,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了配合此次活动,地安门邮政支局特意设计制作了五款非遗主题的彩色邮资机戳。这是彩版非遗邮资机戳系列第二至第六枚,分别是:“彩塑京剧脸谱”、“北京鬃人”、“曹氏风筝”、“古琴斫制技术”、“风筝扎制技术”。

 “彩塑京剧脸谱”、 彩塑京剧脸谱出现在1894年前后。传说是桂姓旗人创立,用胶泥做成了脸型模子,仿照舞台脸谱勾画上色

“北京鬃人”、 鬃人是北京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始创于清朝末年,鬃人的头和底座采用胶泥脱胎,用秫秸杆做身架,外绷彩纸(或色绸)外衣,依据人物故事勾画脸谱,描绘服饰,底座粘一圈约二三厘米长的猪鬃,便制作成一个鬃人,

“曹氏风筝”、 曹氏风筝工艺是北京传统民间风筝艺术,传说有孔祥泽根据曹雪芹手稿《废艺斋集稿》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记载的风筝原理、扎糊技法、绘画要领,即扎、糊、绘、放"四艺"研究制作。

“古琴斫制技术”、 古琴斫制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我国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2003 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风筝扎制技术”。风筝出现于中国东周、西周春秋时期,经过汉、唐,宋、元等朝代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2006年5月20日,北京、天津等地的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88。

前几天收到其中四个图的彩色机戳封,看到办品人的名字才想起,当时是曾付款请人代办过。只是时间一长,忘记了。今天又收到一组五个图的彩色机戳封,那是上旬有预告,说有非遗彩色机戳时,又付款预订的。这组非遗彩色机宣传戳还是蛮有特色的,宣传戳设计很好,耐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