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十):第七窟西来第一佛洞

标签:
清平乐淡漠人生是福云冈石窟旅游图片文化 |
分类: 大美中华 |
云冈石窟(十):第七窟西来第一佛洞
佛疆北国,煦润君王侧。落日飞霞东西客,塞上清风横笛。
第七窟和第八窟是云冈最早的双窟,辽代这里被称为护国大寺,现在窟前的三层木构窟檐是1994年由国家拨款重新建造的。这一组双窟开凿于孝文帝初任皇帝时期,当时一切朝政大权均握在冯太后手中,二人并称为二圣,冯太后笃信佛教,开凿双窟应与冯太后主持朝政有重大关系。虽然是不染凡尘的佛门圣地,也不可避免的折射出社会经纬。
第七、八窟前的三层木构窟檐
第七窟清代曾悬挂“西来第一山”大匾。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佛龛分上下两层:下层佛龛主像为释迦、多宝对坐讲经论法图,造像风化严重。上层大龛正中为交脚弥勒菩萨,两侧是倚坐佛像,东西两侧还各有一座小像,尤以西侧的小佛像形态灵活自然,左腿盘膝,左手一指点腮,做思维状,被称为思维菩萨。
北壁佛龛下层佛龛为释迦多宝对坐讲经论法图
北壁佛龛下层为释迦、多宝对坐讲经论法图,造像风化严重,依稀可辨佛像轮廓。多宝佛是早已证得圆觉的佛,是东方世界宝净国的佛主,立誓诸佛宣讲《法华经》时都要前来。果然当释迦牟尼佛讲说《法华经》时,地涌七宝舍利塔,“五千栏楯,窟室千万,垂宝璎珞,宝铃万亿,旃檀之香,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七宝合成”,多宝佛乘塔前来。释迦牟尼佛当即邀请十方世界的万亿诸佛前来参拜,多宝佛于塔中分半座与释迦佛,二佛于塔内跏趺并坐,共同宣讲经义。云冈石窟中经常出现二佛并坐佛龛,自然也折射出冯太后和孝文帝二圣共理国政的事实。
北壁佛龛上层正中为交脚弥勒菩萨,两侧是倚坐佛像
窟顶为模仿木构建筑的平棋藻井,图案内六格,每格以莲花为中心,环绕八身飞天。24对飞天围绕盛开的莲花飘然曼舞,姿态婆娑,形象俊美,飘逸绝伦,神情潇洒。传说飞天又名香音神,以能歌善舞著称,当佛讲经说法时,飞天在天空向凡界播洒四瑞花雨。
窟顶模仿木构的平棋藻井
后室壁面分层分段大面积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以及佛传故事的佛龛,以释迦佛降伏火龙的雕刻较为精美。
后室西壁
后室壁面分层分段大面积布置了精美的佛龛
在南壁拱门的上方,长方形帷幕龛内,并排雕刻两组高发髻相向合掌半跪的六位供养天人的造像,端静秀丽,风姿绰约,造型比例恰当,形象活泼生动,被称为“云冈六美人”,这是云冈石窟中最先出现的供养人形象。
窟内南壁拱门上方的云冈六美人
拱门上侧雕刻的簇拥摩尼宝珠的六躯飞天乐伎
第七、第八窟的两座石拱门雕饰精美绝伦,且保存较好,给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可以称为云冈石窟中最为漂亮的拱门。
窟中造像胡风汉韵,东西方的文化精髓在这里交汇融通,碰撞摩擦,产生出绚丽斑斓的火花,成为西域造像融入东方神韵的上乘之作。
前室西壁千佛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