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09】三下乡应注意什么

(2011-06-03 22:31:32)
标签:

三下乡

社会调查

实践

团队成员

写作

分类: 工作札记

六月注定是繁忙的时期,学校的同学要忙着期末考试复习,更为重要的是三下乡来了,回首我大一和大二彼时的岁月,劳碌中有甘甜,何其难忘!可以想见汤书记在五月十二日晚上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宣讲时的煽动性,让同学们苦恼的是做总是比说要难,随之而来的是校团委的实践文件和同学们三五成群的开会讨论,撰写申报材料……只要认真的在做三下乡,够你忙的,连我这个“隐君子”也都因这个而多了一份工作——实践咨询,我知道这是大家看得起,信任我,在此表示感谢!

同时我相信还有很多同学在面对团委材料多如牛毛,各项工作繁琐的情况下多少有些困惑,如是想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两次参加社会实践(一次是队员,一次是队长)的经验体会,仅代表个人之见,就算有一点帮到了大家,也是很快乐的事情。

写三下乡的具体注意事项前有我们有必要讨论下三下乡的必要性问题,我觉得三下乡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好好参加一次甚至更多。总结起来参加三下乡意义有几点理由:

一是它让我们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同时也是为乡村发展做贡献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帮助他人的乐趣。现在很多大学生总以为我们是天之骄子,不愿意到农村体验生活,可是我要说没有了解农村情况就没有可比性,大部分农村还是很贫穷的,也有很多同龄人是上不了大学的,相比之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不满算什么呢?因此三下乡可以让我们对现在生活多一些满足,而不总是怨天尤人,在服务乡村发展的基础上也可获得乐趣。二是三下乡可以锻炼我们的吃苦耐劳品质。三下乡无论是支教还是社会调查都需要我们早起晚睡,整天忙活,与此对应的前期体能锻炼也是很考验人的项目,因此没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是不行的。

四是三下乡对我们团队意识的培养。可以这么说,在大学除了寝室及其他组织外,很少再有像三下乡这样的可以培养我们团队意识的地方了,三下乡中队员的共同经历将打造一群好朋友,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你希望有更多的朋友那么参加三下乡将是很好的选择,三下乡的这项意义的重要性也只有到后期才可以体会。五是三下乡对我们写作能力与专业研究能力的锻炼。三下乡从前期的申报材料撰写到后期实践报告、论文等的写作都是很艰巨的,加之我们的日志和总结,所以三下乡不仅对队员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我们写作能力的一种锻炼,何乐不为呢?而整个社会调查至后期的调查报告及论文写作都是培养我们科研能力的较好办法,这对我们后期的学习和深造也是有帮助的。

当然参加三下乡也需要一些权衡。三下乡毕竟在暑假,如果参加则会花掉一些可以用来搞兼职,或进行培训等的时间,这是我们是否要参加三下乡必须考虑的事情,像我觉得三下乡的意义和责任更大,所以参加了两次,但是参加的三下乡的次数是因人而异的。

接下来就和大家交流下三下乡的具体细节问题,在三下乡前、中、后三个阶段,各都有其重点和该注意的事项,都是很重要的,当然个人认为前期的作用性更大。

前期我们要做的工作归结起来有三点,一是实践主题及相关联系事宜的确定,二是实践团队的组建与打造,三是申报材料的写作,这三点都将对中后期的工作起到重要的铺垫左右。

实践主题算是“做什么”的问题,它的确定将决定“怎么做”的问题,所以放在第一步。实践主题一般分支教综合和社会调查两类,在组建队伍之前我们得想好是做哪种,当然我相信社团成员有其传承性,而整体来看开展社会调查的队伍要多些,无论是哪种,都要尽早确定,实践主题的确定尤其是社会调查课题的确定至关重要,社会调查类课题将关系整个实践的成效,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要重点对待。

在此提出几点对社会调查课题的看法:第一是专业性,试想如果财税专业的学生搞金融类的课题,金融专业的学生搞会计类的课题,无论是从哪个角度都不是最有意义的,从团委审批的角度看也是希望我们可以在专业性上下功夫,多出专业成果,所以社会实践课题的专业性是很重要的,这也便于去找本学院的指导老师,因此如果是同学院的同学组队,定与本专业相关的课题是最好不过了,考虑到后期的论文写作主要是靠部分文笔较好的同学,所以即使不是同学院的同学组队也最好将课题定得与后期写报告和论文的同学专业一致,其他队员负责后期写作过程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就好。

我们对指导老师的指导也应该有一定的认识,我的看法是指导老师还是有必要的,当然前提是找到好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有两种,一种是“院长级”的领导型老师,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找他们,因为他们一般都很忙,试想连“指导老师意见”都要你给写好老师直接誊写的老师会对你进行实质性的指导吗?这只是挂个名,对我们研究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作用。

另一种是“班主任”型的学术老师,他们一般和学生走得近,对我们学术的指导相对会更加的细心有效,只要我们得到他们哪怕一二点的指导就是一篇高质量的报告或论文了,在团委那边的通过率也较高,当然这只是一般性的建议,有些院长老师也是比较细心的,在同等情况下请他们当指导老师还是好些,这个需要我们提前去了解这些“院长级”老师们的具体情况。在确定主题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麻烦的事情就是联系实践单位,支教队伍要联系支教的学校,社会调查队伍要联系相关的实践地政府,这些都是我们与社会人士的接触,其成败对整个三下乡作用明显。

关于联系事宜我只能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找队员家乡又有特产(色)的地方,方便对当地文化风情的了解;二是联系时可以以团委的名义,至少说明团委对我们工作很支持,有相关文件(介绍信);三是注重对细节问题的商定,包括时间、地点、安全等,这些关系到下乡后的具体活动成效;四是在联系时注意礼貌,多次沟通,以培养彼此的信任感。

关于实践团队的打造,这是在实践主题确定后必须要做的事情,主题及相关事情的落实最终要靠人来完成,因此团队需要怎样的成员,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从组建过程看,应该是先队长后副队长最后是其他成员。队长应该比较有公信力,能够从整体上来把握整个团队的运作;副队长则应该是有一定专长的,比如负责后勤的副队长如果了解会计知识就很好,宣传副队长如果平时对宣传知识有一定积累那也是很好的;队员则主要考虑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学习能力了。

整个团队成员的选拔要以团队的协调性,高效性为目标,要求每个队员以团队利益为重,愿意为三下乡队伍付出。申报材料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去写就不是太难了,按照学校的申报表写,该有的材料和步骤不能少,同时注意整个申报材料的完整性、一贯性、逻辑性、简明性、突出性就差不多了。

中期就是实践的具体开展了,这个过程要注意对计划的实施、调整和控制。在申报材料中的计划应该是整个团队的一个指导纲领,因此从大方向来说按照计划来行事有利于团队的协调性;但不得不承认之前的一些计划在具体开展支教或调查时需要适当调整,这得根据当地实际地理、天气等条件的变化来定;在实地开展活动中不可忽略的是要做好控制工作,在细节上取胜,队员的安全,支教课程的安排及调整,问卷的发放与收集,实践照片的收集,实践日志的写作,等等都需要团队成员在集体协商后在原计划基础上进行决策,做到团队成员动作的一致性和有序性。总之期中遵循计划且适时而动,安全为重,其他要讲的不是很多。

后期的工作可以说是很重要的,每个队员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成果得到学校的认可,实践报告及相关总结材料的写作是团队集体智慧和努力的展现,所以千万不可小视。后期的工作总结起来有三点:

一是实践报告(调查报告)的写作,二是实践论文的写作,三是实践验收报告的写作,这三个写作过程其实也是团队的总结与成果的展示,他们对团队评选作用显著。

考虑到学生们暑假后期回家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后期的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实践数据的整理,这个工作如果没有在期中做,就应该尽早在后期完成,因为他是这些写作的基础,在统计数据时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就好。第二,相关文献的参考性,在写论文时可以参考其他相关文献上的数据,比如《中国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等,一般图书馆都有相关专业的年鉴,里面的数据相对是比较真实的,对写作论文有较大作用,可以引用(可计算而得)。第三,注意与指导老师的沟通,指导老师一般都在相关专业上比较有见地,他们的指导会使得我们的相关材料尤其是报告和论文更上水平,获奖概率更好,因此适时与他们沟通是有必要的。

关于三下乡的三大步骤中要注意的问题到此已经基本介绍完了,在此再说点关于三下乡安全的内容吧!写这个是因为这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对支教的团队来讲。安全分两块,队员安全和孩子安全,任何一方出了问题都是大事情,毕竟大家都伤不起。队员安全相对不麻烦,一来学校对申报的团队成员都有安全保险,这个是统一的,也算是学校给我们做了一件切实的好事,二来我们都是这么大的人,应该是可以注意自身的安全的。

但是要想保证我们在三下乡过程中的人身及财物安全还得注意团队的整体性,队长们要做好全局工作,多和实践地领导及团队队员沟通,打造行动一致、相互协作的团队;队员则要保持自己的团队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参与决策,服从团队的决定,不随意单独行动。

孩子们的安全则相对复杂些,个人看法是以预防为主。出现问题后只有解决问题了,所以最好还是不要发生安全问题,应该预防这些问题。根据实践经验,我觉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

一是明确各方责任,比如孩子在上学及放学途中的安全应该是由家长负责并让家长签字,在学校的安全如何和校方谈,这都是要提前讲明白的。

二是课程设置上要设置安全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放在课程的前端,最好放在前几节课就和孩子们将他们在支教期间要做好哪些事情,比如不要相互打闹,按时就寝等等,对小孩子还得细心点才可以。

三是各班设置一些班委,让孩子们相互监督,孩子们有什么不良现象,如头痛脑热、相互打架什么的,他们可以及时报告给我们,便于我们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防止其恶化。

四是要建立队员的班级责任制,把队员分在各班充当班主任,对孩子的安全负责,他们有什么不良现象,我们相应的队员可以去处理,问题不是很大时这样做可以减少集体行动的成本。五是保持与校方的沟通,支教期间学校的老师也可以充当孩子们安全的保护伞,因此和他们沟通,可以让他们也对孩子负责,毕竟他们对这个问题很敏感。等等吧!

三下乡应该注意什么,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这里写的基本都是之前的一些经验,也有是自己认为当时做得不足总结后认为可以这样做的方法,供大家参考,祝愿同学们在今年的三下乡中顺利完成团队目标,服务农村,获得快乐,收获友情,夺得奖励!

肖刚

2011年6月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