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2016-07-30 08:26:06)分类: 他山之石 |
《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要求可以概括如下: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会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针对低年级识字量之大,识字能力的高低,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识字是阅读、习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我们要扎实的教好字词。15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我积累了不少的识字教学方法,现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一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一、抓住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才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更有趣味,学习效果会更好。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最大特点是,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对于识字的效果也会降低。学生识字最大的特点是记得快,忘得快,回生现象严重。因此,在识字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越学越好。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对提高学生识记生字是不言而喻的。比如低年级学生对通过游戏进行的学习活动感兴趣。这些游戏就包括:猜谜语、编故事、编顺口溜等等。例如:教学“美”时,字谜为“王大姐在头上扎羊角辫。”;教学“闹”时,小故事可以编成“市字进门闹翻天。”;教学“心”时,顺口溜可以说成“锅里炒了三颗豆,炒来炒去蹦了两颗豆”。
再如开火车的游戏。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要做这个游戏。主要来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我通常,在识字一开始,我会运用开火车的形式,了解一下学生对这些生字的熟悉程度,每一位学生都能勇敢地站起来,既当小老师,又是火车头,来读生字词语。这样的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巩固环节中,我也会使用开火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和及时的查漏补缺。在游戏方法上我也不断地进行创新,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往哪儿开?”“火车火车往这儿开!”,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单轨火车、双轨火车等。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让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二、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给识字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方法远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因此,教给学生有趣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学生会学到更多的字,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积累识字
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现实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正是在这种基于回归生活、着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指导下,我们利用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帮助学生积累字词。一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各种物品,如牙膏、饮料盒、水彩笔等这些物品上都有很多生字是学生可以记忆的。商店、超市、商标、广告牌等都是学生识字的好地方。看标牌识字,对对联识字看电视识字等多种渠道来提高学生识字水平。看电视时家长坐在旁边,边看电视边识字,形象直观,与生字见面多了,也就潜移默化的认识了。家长的指导与教给孩子识字的技巧也有很大的关系。在生活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注意生字间的区别与相似之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的事情里去识字,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主动积累学习的好习惯。
(二)、巧用方法记忆生字的字形,提高识字的质量
1、猜谜语识字法。猜谜语既激发学生想象,又能通过谜面的前后联系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碧”字:王同学,白同学,同坐一块大石板;“告”:一口咬掉牛尾巴;“生”:一头牛站在独木桥上。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编字谜,这让学生不仅认识了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编儿歌识字法。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容易记住和背诵。为了学生能准确地记住形近字,采用编儿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字形,还可鼓励学生自己编儿歌。如,山青青,水清清,太阳出来天气晴。有心就有“情”,有米“精”神好。看东西用眼睛,说话嘴边常带“请” 。把“清、青、请、情、晴、睛”都编了进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一组形声字,能根据部首辨析字义,还渗透礼貌教育,妙趣横生。学生在兴趣飞扬中学习,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呀!
3、加减法识字。在教学识字中,我经常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日+十=?”(早)、“人+尔=?”(你)、“时—日=?”(寸)等,以此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在课堂开展竞赛,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4、帮助学生分析偏旁与生字的联系
三点水与水有关,言子旁与语言说话有关,两点水与冷有关,心子底与心理活动有关,月子旁与人的身体有关等,学生明白了这些,记忆起来不叫容易。
(三)、让学生互助识字,创设识字氛围
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要有团结协作的师生关系作保障。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先自学生字,然后通过同桌互学,让学生抽取不会认的字,自己想办法认会并记住。在学习中让大家共同参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互助互爱,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习惯,并且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过程的前后衔接要紧密
1、课前预习要扎实
课堂预习是根据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识字能力进行教学。这是学好生字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时,可由偏旁部首带出学过的字,再引出生字。例如:木—枝、枫、样—“校”。也可由基本字引出熟字,再学生字。例如:日—晴—“晒”,还可以填空、组词、说句等形式再现容易认错写错的字。课前采用各种形式的读生字的方法,如自由读、同桌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齐读、竞赛读等,通过读来感受汉字,在脑海中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为教学打下良好多基础。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每节课所学的字不多。一定要教给学生的识字方法、分析字形,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老师要带领学生分析难写字的结构、笔画、重点地方。教师在教完生字后,应加强写字训练。教师通过“少写多复现”来达到防止遗忘的教学目的。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我们使学生的习字由课内向生活之中延伸,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请家长关心、帮助学生写好字。定期举办作业展览,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整个班级也因此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
3、课后的复习与巩固要加强
识字之后,必须及时去巩固,不然,很快就会遗忘,因此,巩固识字要及时跟上。我通常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工整地书写生字词语,练习用字扩词、用词语练习说写句子,写话等。写的方法也很多,照着写,听写等。更重要的是扩大课外阅读量,小学生定期阅读,如利用每周三下午自习课定为读书时间,老师每人发一本书进行读书,读完后,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内容,来对汉字的学习进行巩固,加强记忆,教师还可以创造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巩固练习。
四、识字教学离不开评价机制
1、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家长评价相结合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与能力,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学习情况评价表(学生),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相评价。
教师评价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力。老师的一个笑脸,一个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都是对学生极大的鼓舞。“你的字写的真棒!”“你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你一点也不笨!你如果好好学习会是全班第一名”。学生会很幸福的。每次下课后,同学们围在我的身边,把我团团围住,我坐在中间,批改作业,学生都争着抢着给我翻开本子,合起本子,学生觉得很自豪,脸上表露出一种无法形容的幸福感,我可以一边批改作业,一边与孩子们说说话,此时的我有一种“辛苦之中见快乐”,有时趁你不注意,硬塞给你一个小零食,你不要,她总会心甘情愿地:“老师,你太辛苦了,你吃吧,我还有呢!”那甜甜的一笑,是多么的天真,多么的快乐,正应了那句话“付出了,就会得到。”“有苦就有乐。”评价的机制就是这样有效,这比死教书的效果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