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期 父母经】表扬是个技术活

(2011-09-09 15:51:12)
标签:

少儿

表扬

物质奖励

精神激励

教育

分类: 【教子有方】往期回顾

对孩子来说,能得到父母的表扬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父母的表扬能使孩子感觉自己就是天才,因此,父母不应吝惜对孩子的表扬。但表扬也不是越多越好,父母应避免因表扬过多而影响孩子的行为动机,使他专门为了得到表扬而采取行动。

 

1、表扬要及时

 

对于孩子的良好行为,父母要及时表扬。否则,过后再表扬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当然也起不到强化好的行为的作用。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2、表扬要具体

 

表扬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比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家长可以说“你自己把书收拾得这么整齐,我真高兴!”比泛泛夸奖“你真聪明”“你真棒”,更能让孩子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

 

3、表扬有针对性

 

有些父母常对孩子承诺“你做了这件事我就表扬你。”“你考试达到90分我就奖励你”,这容易使孩子为得到表扬奖励才做某件事,这将有悖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

 

4、表扬要针对孩子的个性

 

对性格内向、个性懦弱、能力较差的孩子要多肯定他们的成绩,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虚荣心理强、态度傲慢的孩子则要有节制地运用表扬,否则将会助长他们的不良性格,影响他们的进步。

 

5、表扬要适度

 

过分的表扬易使孩子骄傲自满,过少的表扬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鼓励和爱抚。

有个小男孩有没有病都向妈妈要药吃,原来这位妈妈平时不常表扬孩子,只有当孩子生病吃药时才夸一句“能干”,孩子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因此经常以吃药来换取表扬,求得心理上的满足。

 

6、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

 

孩子常常“好心”办“坏事”。比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涮碗,结果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要肯定孩子的良好出发点,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表扬最好在孩子的良好行为之后进行,而不是事先许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孩子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

 

7、采用适合孩子的表扬方式

 

表扬、鼓励的方式有很多,年龄小的孩子可以采取拥抱、亲吻、做游戏等奖励,年龄大的孩子,父母采用竖大拇指、拍肩膀等动作再辅以恰当的语言,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个性特点,采用合适的表扬方式。

 

8、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表扬方式经常被父母们采用,但应该明确,任何时候都应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一定要伴随言语的指导。不要过分强调物质这一外在的动力,应注意孩子内在动机的培养。在进行物质奖励前后要具体说明为什么,让孩子明白奖励的原因。有些孩子本来可以干好,也应该干好的事情,父母就不应用奖励来刺激,否则会适得其反。

    当孩子表现得非常好,或长时间坚持好习惯时,可送给他一个喜欢的小礼物,让他惊喜一番。但这种物质奖励不能滥用,年龄越大的孩子越应采用以精神为主的方法。

不打不骂的10大管教妙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