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1日,热心网友家宝义向本刊提供了一篇《不打孩子才是教育的误区》的博文,该博文就现代家教教育中该不该打孩子展开论述。“该不该打、如何打、也要根据孩子的人格类型来决定,这就需要老师家长深入的思考与学习。总之,此打非彼打,教育孩子就是打孩子,不打孩子才是教育的真正误区!正是不打孩子的教育误区才导致中国的孩子问题百出,乱象频发。所以,为了孩子,为了中国,让我们学会打孩子吧!”文章见解独到,一种对中国教育深度的思考与研究令人叹服!
该博文一经发表,就迎来了很多《教子有方》粉丝的热议:
网友笑晨阳表示“我们国人喜欢走极端,打的时候使劲打,不讲理地打;不可以打的时候,是一下子就不能碰的。溺爱不光是因为观念的改变,还因为现在只有一个。其实无论几个,教育的理念应该是一样的,可是做起来很难。”
另一名网友liushizhongcd468这样谈到“蒙以养正,圣功也。但对小孩一定要小惩大戒,如果一味的放纵而不加以惩罚的话,那小孩总认为是被包容而得不到尊重,养不成浩然正气,负不起责任。当他没有明辨是非能力时,教育、惩罚、纠正是非常重要的。”
你是我的生命则认为:“家庭是爱的场所,所以家庭教育也就是以爱育爱,一方面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另一方面教会孩子去爱。爱要是真爱,爱孩子,但绝不溺爱孩子,坚信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伪教育,但惩罚不等于体罚,建立家规,培养孩子规则意识。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把孩子身上的一切不好行为转变成良好的习惯,问题也就容易解决。打孩子有利有弊,但我认为弊大于利。可以看看我博客的文章,打孩子造成的后果。”
本刊编辑在今日收到热心网友的推荐,在各大家长QQ群中《不打孩子才是教育的误区》这篇博文引发的各位家长的争议。其中有位6岁儿子的妈妈(兴兴妈-6岁-儿子)的观点令在场的家长耳目一新,她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经验更是让人钦佩。
兴兴妈表示,自己从来没有打过孩子,更不应该打孩子,所有打孩子的家长都没有把握住自己的情绪,而是在一种非正常心理状态下进行体罚孩子,“不是心痛,也不是疼爱,就是觉得不应该打。比如我和老公有意见分歧,甚至吵架了,我觉得他是错的,那么,我可以打他吗?”,对于孩子经多次教育也不听话的现象,兴兴妈一样有自己的妙招:“很多时候,我们判断孩子是否正确使用的是我们自己的标准,可是,难道你的标准就没有错吗?所以我更多主张和孩子讲道理。只要不是那种原则性的问题(比如过马路闯红灯之类的),我就没有一个既定的标杆。”
另一位网友家长问:孩子做了错事,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不听怎么办?
兴兴妈答道:“我会和孩子讲道理,我一直告诉儿子,妈妈喜欢的是讲道理的孩子,听话并不是妈妈在意的。你所谓的不听,那是因为不听你的意见,是吧?你真的觉得你的意见就是对的?”……
兴兴妈妈可谓用心良苦、教子有方:大人所谓的标准、规范就会左右到孩子的解读处理问题的方法,只能扭曲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强行给孩子的心理上印上我们家长的影子。
本刊也在发布《不打孩子才是教育的误区》这篇博文时也附加了一项投票调查,调查表明,基本接近100%的家长朋友都有打孩子的现象,但值得幸庆的是他们的打,只是偶尔不听话的时候打;而不是一味的暴打。
是的,体罚是一种无理且并不明智的教育手段,比较赞同这句话“惩罚不等于体罚”。是的,一方面我们家长在打孩子的过程中首先是无法正视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惩罚就是体罚成为了一个误区。但是孩子永远是孩子,不受点挫折是无法成长的,所以批评惩罚是必须的,但不一定是体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