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店可能是建材商效率最高的模式,但时代注定要将他们淘汰
(2019-02-11 20:54:27)分类: 管理销售 |
最近10年,伴随着房地产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材行业也井喷式地增长,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场建了一个又一个。拿我的家乡来举例,四川绵阳市是一个城市人口大概120万左右的三、四线城市,有多少个建材市场呢?成规模的就达到了大概13座,还不含各种零零碎碎的街边店。可以说,这个行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有的商家通过代理品牌产品赚到了钱,也有的商家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得丧失了原本的优势,时代正在大浪淘沙。
10年以前的市场,只要老板有一点的眼界,能够拿到一个品牌的区域代理,开一个门店在建材城稍好一点的位置,老板跑跑业务,联络装饰公司和工程,老板娘把门店守好,做点散户生意,一年几十万收入随随便便。而且夫妻店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不用请人,既不用付工资更不用给销售提成,发货送货全都是老板亲自协调,所有费用成本都降到最低。客户谈价格也是和老板直接谈,员工不敢给的价格老板一算账只要能保住成本,就当是给厂家走量也可以卖,品牌代理商通常每年都有很大的工厂发货量压力,做得不好有被取消代理权的风险,所以无奈之下保本走量也是经销商老板偶尔必须要做的妥协。后期出现产品售后问题,客户会直接联系到老板,老板一般都会第一时间处理,毕竟这是自己的生意,如果口碑被砸坏了损失的还是自己,所以推脱之类的情况也很少发生,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不负责任的商家。
可是当业务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问题就来了,毕竟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老板再厉害再能干,能够服务到的客户数量总有一个极限,而且谁还没个走亲戚的时候,老板娘也不能随时都守在店里,所以聘请员工组建团队成了每个商家到达一定规模之后的必由之路。一旦开始聘请员工,各种成本就随之而来。员工的工资要发,有些员工可能还要买社保医保,为了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死工资不够就要把提成纳入工资体系,有些高利润的产品销售提成还很高,为了增加团队凝聚力每个月要组织员工活动聚餐玩耍之类的,反正就是各种开支成本接踵而至。这些钱怎么算,还是只能摊销到产品的售价中去,因此我提到了标题中的前半句话,对于客户来讲,夫妻店可能是他们购买建材效率最高的方式。
但为什么这种看似效率高的方式却逐渐被时代在淘汰呢?原因很简单,现在建材的销售方式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客户不再是只比价格,更看重的是购买过程中带给他的体验,换言之,客户买得不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背后的服务。就拿我现在经营的客来福衣柜定制来举例,我们需要前期与客户沟通衣柜的方案,需要上门去测量房屋的尺寸,需要画全屋效果图,需要和客户去沟通方案细节,需要和工厂去沟通生产方案,需要协调发货送货,需要和安装工沟通,方方面面的事情已经超越了夫妻店单打独斗的销售模式,如果没有专业团队的支持根本做不成。将来的生意,会是职能明确分工的模式,销售做销售,设计做设计,售后做售后,跑小区的跑小区,跑装饰公司或者房产公司的也会有专门对接的人员。
所以从前那个只要开了门店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要创业,找好自己的创业伙伴是最关键的一步,只要找好了稳定且有战斗力的团队,做任何产品和项目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同理,没有好的团队,再好的牌也可能会被打烂。时代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