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开罗与新开罗——埃及旅游随想之一

(2020-02-28 16:56:29)
标签:

埃及

开罗

旅游随想

分类: 原创美文

            老开罗与新开罗

              ——埃及旅游随想之一

                刘在平

进入埃及,就是走近金字塔,就是走近伟大的尼罗河,就是领略人类最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进入埃及,就是进入非洲,就是进入中东地区,就是进入阿拉伯国家。但是,所有这些都太抽象了。脚步踏上埃及的土地,会发现太多的事物超乎想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埃及旅游本身就是读书,古老的内容被历史烟尘淹没着、剥蚀着而又倔强地展露峥嵘。就像在开罗街道上遇见的那位老人,饱经风霜,满脸褶皱,却戴着一顶时尚的礼貌,脸上绽放着承载沧桑变幻的“埃及微笑”,一副挺拔着嶙峋瘦骨的姿态,也是一本难以读懂的书。

亘古的建筑,骄傲地讲述着昔日的辉煌,太多的残垣断壁、交杂呈现的各种文字,将一道道玄奥神秘的题目提出来,去迎接好奇的目光,去打开游览者思绪的闸门。 

先说一件遗憾的事情:很想去开罗大学,在埃及和所有阿拉伯国家,那可是第一所现代化综合大学。遇到的汉语讲得好的当地人,都曾在这所大学学习的汉语。据说她有着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的优秀传统,独立自主,高度自治,近百年的历史中,开罗大学一直是学术文化重镇。但多方打听,那里正值放假,不开放,我们只好作罢。

初到开罗,视觉冲击令人惊诧不已!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蜚声全球的大都市,北非和中东地区最大的城市,人口已达1800万。但实际一看,大批烂尾楼张牙舞爪,古代建筑的雄伟和现代建筑的惨败掺杂着,让外来游人喜忧参半。导游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烂尾楼这么多?追问之下终于有了正面回答:穆巴拉克当政时期,大兴土木,他突然下台导致原来的开发者没有了后台支持,许多建筑半途而废。还有一种说法:埃及政府十几年前出台了一项政策,建房者竣工后交纳重税,于是私人建房留下尾巴而逃税。不过导游表示:回答这个问题太复杂,没法说清楚。不仅如此,开罗给人的印象首先是脏乱差,大量“完成版”的楼房也没有外包装,不知羞耻地裸露肌肤,丑陋不堪。穿越城市的尼罗河或许正在改造,到处“土堆于岸”,大街小巷垃圾随处可见,空气中飞扬着颗粒物,交通阻塞,许多行人灰头土面,主要干道上孤岛般绿丛花坛也蒙上一层烟尘。——这就是开罗?

记得从霍尔加达到开罗的路上,导游激昂地介绍:“请大家向右看,那里就是正在建设的新开罗!”远远望去,现代建筑拔地而起,貌似一片生机,昭示着埃及政府的雄心勃勃。这将是一座精心设计、人为建设的埃及新首都,计划占地面积达700平方公里,至少容纳500万人。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以及使馆区都将以崭新的风貌出现在这里;绿洲环绕的大厦将与迪拜的摩天大楼比肩;新建机场将超过伦敦希斯罗机场的规模。据说中国建筑企业将在这里大显身手。可以想见,新开罗建成之后,将呈现鲜明的现代化色彩和崭新的面貌。

导游兴致勃勃的介绍,无疑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期待,但现在还不能去新城区游览。不知为什么,那里虽然升腾着未来美好的梦幻,却令人感到与埃及整体印象格格不入的生猛和孤傲。

或许,新开罗孕育着埃及发展的转机和希望。但是,大量资金和各种资源投向这里,老开罗怎么办?老开罗的改造、治理和美化岂不是更加拖延?那可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博物馆”,聚集着埃及六分之一的人口,吸引着世界各地络绎不绝的游客。新开罗高昂的房价能让多少人实现向“新生活”的迁移?那些举世闻名的古老圣殿会得到必要的维护修缮吗?新开罗真的会梦想成真、并在适当的时候“反哺”老开罗吗?建都迁都,是另辟蹊径解决问题的优化决策,还是“替代性逃避”,又或是塞西政府博取声誉和执政的合法性而摆出的一道“政局”呢?

“替古人担忧”被看作一种迂腐。“替外国人担忧”是不是浪费脑细胞?老开罗与新开罗的关系,令人浮想联翩、疑窦丛生。中国与埃及,同是古老文明的摇篮。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我们的关切之意油然而生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