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感悟

(2014-04-20 10:22:06)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回首过去的人生,似乎很多事情做得都不完美,但很多事情就是在这不完美中完成了。现在想想人生应该既追求完美又要接纳不完美,这似乎矛盾的,但我想这就是道。看看大自然的景象,我们更受启发。一颗小树苗,被大风大雨吹得东倒西歪,但是它可以存活下来,因为它有柔韧性,懂得顺应时势,倘若这颗小树苗表现得很抗争,那么要么风雨把它吹跑,要么它战胜了风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直,所谓的直也是通过矫枉,矫正的。一颗树我们常以为它是直的,可是走进一看,也是弯弯曲曲的直。世上很多事情是曲直相互交错的。有水坑的地方就会蓄满水,水坑愈大蓄得水愈多。这好比做人,越谦卑,越处下,你得到别人的恩惠越多,自己越是受益。这个世界上很多人追求更高,更快,更多,更广博。可是看似丰富的背后却发现从未真正在一个地方一门深入,也就是心上并未有真正深刻地体会与成长。那么再多也是少,只是务虚而不务实。如果一个人能够尝试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能够在守在破敝,不起眼处长期熏修,那才会真正有所得。这就是敝则新。这就是务实不务虚的人生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忍受寂寞,守住平淡。这也是圣人提倡的抱一为天下式,是真正行道的人生。不自见故明,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过于执着于自己的见解,很可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客观真相;不自是故彰,只有不让自己的见解先入为主,能够听取众人意见,人生才能开彰大业;不自伐故有功,是一个人不自我邀功,才是真正有功。很多自我邀功的人就落入了自见故不明,自是故不彰,自矜故不长的境地。要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天下明眼人还是很多的。不自矜故长就是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前面讲得种种,都是不争而争。不争的是全,直,盈,新,得,多,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争的是人应该踏踏实实在自己的心地下功夫,抱一为天下式。等到自己诚心诚意在心地上做足功夫,那时天下自归之,又何需争呢?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自古以来提倡的曲则全,此言不虚。曲的过程其实是正心诚意的过程,是在心地上下功夫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曲,全才名至实归。可惜现在很多人争的不是心地功夫,而是虚名虚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