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光维生素

(2016-01-23 14:22:51)
标签:

营养

维生素d

杂谈

文化

阳光维生素

http://s4/mw690/002iw3xCgy6YNhKdBkv23&690

晒晒太阳就能合成的维生素——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说是维生素中最独特的一种,因为它是人体可以自然合成的一类物质,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接触阳光照射,人体就不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D

维生素D的来源与体内的活化

1.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合成维生素D

2.膳食中的维生素D主要在小肠吸收

3.体内的维生素D需要在肝脏和肾脏的活化后才有活性

4.血液中的钙磷浓度可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

5.体内的维生素D主要储存在脂肪组织和骨骼肌中

 

  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对膳食钙的吸收,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而减少钙的流失,促进骨钙动员或骨的钙化,维持钙磷稳定。

 

维生素D缺乏有那些表现呢?

一.骨钙化不良

 1.佝偻病,见于婴幼儿

 2.骨软化症,多见于生育多胎的妇女

二.骨量减少

 1.骨质疏松,常见于中老年妇女

 

 下面我们来说说儿童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佝偻病

   http://s16/mw690/002iw3xCgy6YNhY5umHaf&690

 

佝偻病:是发生在日照不足,喂养不当的婴儿和出生后生长比较快的早产儿。

  主要表现:

      1.低钙血症,惊厥、手足抽搐(芭蕾舞足,助产士手),喉痉挛。

      2.牙齿萌出延迟。

      3.长骨、头颅骨样组织沉积、手足镯、肋骨串珠。

  4.骨骼脱钙,乒乓颅、脊柱侧弯、XO形腿、胸骨下陷。

 

如何预防佝偻病:

1.婴儿应尽早到户外活动,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逐渐达到每天1-2小时

2.婴儿出生后2始补充维生素D,400IU/d,直至2岁。

3.户外活动较少的儿童可以增加至600-800IU/d

4.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早产儿出生后即每天补充800IU,三个月后改为400IU

 

成人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软化病”与“骨质疏松”。

  1.骨软化病

   易发人群: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患者。

   典型的临床症状:骨痛、肌无力、骨压痛。

   骨骼改变:脊椎楔形骨折、身体变矮、骨盆变形、长骨骨折。

   X线:早期无特殊表现,病程长者可出现假性骨折,为带状骨质脱钙,在X线片上出现长度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的透光带,透光带一般与骨表面垂直。

2.骨质疏松:

  ①骨密度减低,骨骼微观结构破坏。

  ②易脆性和骨折的风险增加。

  ③诊断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查”。

我们知道了缺乏维生素D的疾病,如果过量会有那些危害呢?

    日照和膳食获得较为安全,无中毒风险。如果过量地使用增补剂,会发生中毒UL 50μg/d(2000IU/d)

1.高血钙症,钙沉积于软组织。

2.肾结石的风险增加。

   血液中较高的钙浓度,导致钙质可沉积在心脏、血管、肺和肾小管等软组织,出现肌肉乏力、关节疼痛、弥漫性骨质脱矿化以及一般定向能力障碍等,还可能引起体重下降和心率失常,严重者可以导致心脏和肾脏软组织钙化。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有那些:

http://s1/mw690/002iw3xCgy6YNi0xPvq60&690

比如:肝脏、鱼肝油、全脂奶、多脂鱼等(蔬菜、水果几乎没有)

 

 http://s7/mw690/002iw3xCgy6YNi3keV096&690

我们每天得到的维生素D到底够不够呢?

大家都知道了补充维生素D应该晒太阳,那应该如何晒太阳:

适合晒太阳的时间:夏季 早上9点之前, 下午5点之后。

                  冬季 早上10点之前,下午3点之后。

     婴儿必须满3个月后才能进行日光浴,日光浴的持续时间应本着循序渐进、逐渐延长的原则安排,如开始先晒手和脸,每日1-2次,每次5-10分钟,以后逐步扩大日晒的部位,日晒时间也逐渐延长至1-2小时。在天气晴朗之日,脱掉鞋袜将其脚心朝向日光,每日持续月2030分钟。小孩子多晒晒背部,不要隔玻璃,注意保护好眼睛。

成人与老年人,每天户外日晒2小时,户外运动时充分暴露脸部,手部和脚部。40岁以后,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所以大家是不是要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多去户外晒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