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民焦虑的时代,我们可以如何克服“焦虑”?

(2016-10-24 15:42:15)

全民焦虑的时代,我们可以如何克服“焦虑”?

/Lachel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这似乎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

 

经常会有读者来信问我,说:日常生活中,总是很容易感到焦虑,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

也经常从身边的人——包括同事、朋友、读者、同行,等等——听到他们诉苦:「我很焦虑」。

甚至包括一些看起来很成功的人,也表示:我很焦虑,有时会焦虑到整晚都睡不着。

 

焦虑的原因,倒是都非常统一:生活压力太大。

 

做自媒体的朋友,看到每天的朋友圈里又被别人的热文刷屏,自己又要绞尽脑汁跟热点、快速出稿,粉丝增长又迟缓了,会焦虑;

创业的朋友,看到今天又是哪个竞品拿到了融资,哪个大佬准备进军这个行业,市场的风向变了,会焦虑;

当经理人的朋友,看到物价和房价一直上涨,只有收入不涨,行业不景气,想转换行业却没有头绪,会焦虑;

 

……

· 

诸如此类。

 

这个时代,一切的节奏都变得太快。

所有人都在说:早点买房,越晚买就越亏;所有的媒体都在渲染90后、95后的成功创业者,仿佛如果你出生得早,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有的社交网络都在传播「月入十万是什么体验」「如何才能实现财务自由」,让你觉得,自己每天还要上班工作,就是一种失败。

 

其实,这正是焦虑的根源。

 

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追求「稳定」

 

小到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的认知和信念,大到我们接触到的信息,我们可控的事物,我们周边环绕的世界……我们都会希望它们是稳定的,一致的,可控的。这样我们才会感到安定。

 

如果这种稳定被打破了,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会先感到无所适从,然后是恐慌,会怀疑自己的生活偏离了正规。

 

而在这个基础上,当我们发现,我们对这种「不稳定」无计可施,没有办法去进行把控时,我们就感到了焦虑。

 

焦虑的本质,是一种冲突。我们都希望生活中许多事情是确定的——比如,我好好工作,就会很快升职加薪;我好好耕耘,就会在这个市场打下一片沃土;我好好做产品,就会有大量的用户增长——但是,实际上,这些事情都是不确定的。并且,我们没有办法去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将它们从不确定变成确定。这就产生了冲突。

 

于是,焦虑就随之产生了。

 

面临的选择太多,能作出的选择太少,会焦虑;

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太少,会焦虑;

接触到的信息太多,能把控的信息太少,会焦虑。

 

但这种冲突,究竟是源自内心,还是外界强加的呢?

 

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后者。

 

我们习惯了在媒体和社交网络上看到这样的人:他们非常年轻,成就斐然,一路上似乎没受过什么挫折,就算有,也只是成功路上的点缀。他们已经开始享受生活,每一天都过得光鲜无比,甚至有的已经开始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而我们却还在为生计操心。

 

在这些媒体和社交网络上,我们会感到,仿佛985是随随便便就能考的,常青藤是轻轻松松就能进的,刚毕业就年薪30万是非常正常的,刚创业就拿到几百万融资是轻而易举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时候,这只是传播者为我们编织的一个幻觉而已。

 

在传播的链条上,所有的成功都会被放大,所有的幸运都会被放到聚光灯下研究。越是超乎常理的,越容易被分享、转发、传播,它们的声音也就越大,随之而来的泡沫也就越大。久而久之,正常的、大众的、不那么光鲜的,就会慢慢沉寂下来。

 

我们就会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仿佛飘了起来,一切都在向上盘旋、上升。

所有的这一切,当它们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远,当它们被无限放大、雕饰,与我们的落差也就越大。

 

于是,我们感知到的世界就被拉扯成一个不真实的幻觉,从而产生了冲突和焦虑。

 

那么,如何克服焦虑呢?

 

不要过多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而是关注内心。

 

问清楚自己,我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情,想达到的状态,究竟是自己真的想要的,还是在外界的影响下,「认为」自己必须想要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去筛选信息,鉴别信息,比起一味扩大信息量更加重要。

 

要明白这一点:过多的信息、选择、可能性,除了让我们陷入焦虑之外,别无他用。更重要的,依然是这些: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我的定位是什么?

 

从自己出发,将目光聚焦到更专注、更垂直的方向,是有效减少焦虑感的方法。

 

将思考和执行分离,保持对当下状态的专注。

 

我在之前的文章和讲座都提过,高效的秘诀,就是这么几个字:快速收集,快速思考,快速规划,快速行动。

 

其实,避免焦虑的干扰,也是一样的。

 

简而言之,做好短期的规划,然后立刻投入行动,再根据执行结果进行反馈、调整,才是最高效的做法。也就是这么一个循环:思考 - 行动 - 反馈 - 再思考 - 再行动 - 再反馈……

 

在每一个阶段中,都保持专注,不要给焦虑以可趁之机。

 

思考的时候,就专注于思考,不要拖延。可以给自己规定一段时间,在时间内给出可行的方案,避免自己无休止地寻求「最好的方式」。要知道,所有的选择都会有得有失,并不存在一个「最好的方式」;如果有,那也是在每一段执行的过程中,尽力做到最好的总和。

 

执行的时候,就专注于执行,不要犹豫。最坏的情况,就是在执行时,不断地想着其他的选择和可能性,不断地问自己「这个选择是不是最好的」「我是不是作了错误的决策」——这些事情应该放在思考的时候去进行。就算发现了问题,也留到下一段思考的时候再做。这样可以避免一切不确定性的干扰,减少冲突发生的机会。

 

另外,也可以参考「正念」。不过,关于这一点,我也正在学习,所以,就不在这里妄言了。

 

做好这两点并不容易,所以,这需要长时间的锻炼。需要你在日常的每一天里,都有意识地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去内化这种思维方式。

 

毕竟,所有的焦虑,都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来源邀稿:L先生的猫

作者简介:Lachel,前公关人,现任职于互联网,知乎16万赞答主,专栏撰稿人。

公众号:L先生的猫(lxianshengmiao)全民焦虑的时代,我们可以如何克服“焦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TY0NjEzNg==&mid=2247483832&idx=1&sn=a82a0d7703b079e2844c94ed409e8e09&chksm=9b81ad6facf6247968e7f9db72c5ddf9e6b5bdafc468b8942f57f058ed9f3af1994b366bdd11&scene=4#wechat_redirec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