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再多,不如试一下
想再多,不如试一下
文/艾小羊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❶
看到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一篇采访 ,说到微信的发端,是他某个深夜的一个想法。发送邮件给马化腾以后,马化腾正巧也没有睡,立刻回复邮件,告诉他,做。
“所以,第二天就组建团队,开始做了。”
这么简单?
就是这么简单。
有时候你会发现,越是成事的人,想法越简单,因为他们懂得在想法与行动之间画直线。
经常有人跟我谈他们想做什么。有些想做外卖健康沙拉,有些想做一间小小的甜品店,有些想做培训课程。我通常只会问他们两个问题,一是起动资金从哪儿来,是你的钱还是借的钱;二是如果亏了,能承受吗?这两个问题回答完,如果钱是自己的,能承受亏损,那就去做。
刚开始做一件事,人们通常不会选择投入过多。但大多数人,还是会翻来覆跟我讨论细枝末节,恨不得问“你觉得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其实这一切,如果不开始做,永远没有答案。
谈的时间越长,态度越认真的,往往最后还是上着自己的班,抱怨着自己的生活,没有去做喜欢的事。
相反,那些三言两语就谈完了的人,时隔一两个月再见面,已经开始投入自己的新事业、新生活。
不是不应该慎重,而是所谓慎重,其实只有一个意思,控制整体风险。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想再多,不如试一下。
❷
想得多的人,自恋、害怕失败、无法容忍小的挫折与难堪。潜意识里,他们认为只要想得够多,就可以避免失败、挫折,事实却是,想得太多,容易悲观;思考太久,易生变数。
经常有人问,我喜欢一个人,应该向他表白吗?我的回答也很简单,只要对方没有名花、名草有主,马上就去表白。
你那么犹豫,无非是害怕被拒绝。但其实无论被接受还是被拒绝,只要表白就是成功——你最需要的是答案,其次才是什么样的答案。
如果说被接受是完美,被拒绝至少是及格,而不表白,就是不及格。你永远在猜,永远在付出情感与时间,你自我安慰:如果不表白,就没有伤害。
等到对方牵着一个姑娘的手,出现在你面前,你拍着酸痛的心脏说,幸亏没表白啊,不然被拒绝多难堪。可是,如果你手里有一只月光宝盒,把同一场戏用不同的情节演一遍,也许是如果你表白了,就没现在这个姑娘什么事儿了。
❸
我们经常陷于一个怪圈,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总在失败,而失败的原因,竟然是从来没有开始。
这样的失败,我们不服。
羽泉有一首歌叫《不服》。“二十年我们什么都没变,除了一点风霜写上脸”。每次听到这首歌,记忆都能带我回到在体制内工作的时候。如果你曾经在一个稳定而没有生气的工作岗位做5年甚至10年,就会发现,真正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除了你变老了,其它什么都没有变。
你想去恋爱,却永远在考虑能不能结婚;想去旅行,却永远在考虑会不会太累;想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却永远在考虑能做好吗、会失败吗、能赚钱吗、老妈怎么想、同学怎么看……
你嘴上说,只要有感觉、自己喜欢就行,内心却背弃了自己的直觉,用种种世俗的目光与标准绑架自己。
我说想再多,不如试一下。你说试一下,万一不行呢。可是如果不试一下,你连行不行都不知道,这才是最可悲的,不是吗?
昨天去一间名叫诸葛烤鱼的店吃饭。一年前就看到过它的招牌,每次经过都好奇,这么奇怪的名字,一定不怎么好吃吧。来来回回经过,来来回回地惦记,偶尔还上网搜一下,看看大家的评价。昨天终于去吃了,真的不怎么好呢,但并不后悔,因为试过以后,就不惦记了。
所以,试或者不试,不在于会不会失败,而在于失败的结果,你能否承受。如果承受不了,觉得把握再大也不要去试,因为智者千虑终有一失;如果能承受,成功的概率不太大,也要试一试,因为即使不大的概率,落到你身上,也是百分百的成功。
来源邀稿:艾小羊
作者简介:艾小羊,睿智的闺蜜型女作家,致力于探索新女性的自我完善与情绪管理。代表作:《我不过无比正确的生活》。
公众号:清唱(ID:qingchangaixiaoyang)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A1NzA2NQ==&mid=2652494244&idx=1&sn=86c931b04a797867567b9b8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