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没有所谓的“关键点”

(2016-02-04 10:12:39)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04/14545543882606.png

人生没有所谓的“关键点”

文/蓑依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哪条路都是一样的,根本没有好走和难走一说;也没有所谓的关键点,因为每个点都很关键。

 

  某天去洗手间时,看到两个女生在门口聊天,其中一个女孩脸上全是泪水,对方安慰她说:“无论你做哪种选择,都会有失有得,更何况,两条路你都没有走过,你怎么知道那条就一定更好呢?”

女孩儿依旧哭哭啼啼:“不行,这两条路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啊!就算要再多花费几年的工夫,我也要走这条路。”

对方继续反驳她:“既然你已经想得这么清楚了,这么坚定了,为什么还要犹豫?你到底在犹豫些什么?”

“我就是担心再努力几年,依旧实现不了。”

……

听到这里,我大概知道了是哪个方向的问题。其实,这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两难选择:是选择那条摆在眼前的道路,还是选择更愿意去走的路。

 

一般遇到这种问题的人,内心都会有两种思维定式:一是人生道路是有难易之别的,容易得到的不值得珍惜,不会给人带来多大的机遇,付出很大努力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二是人生是有关键点的,在转折点,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一旦选错,背后就是万丈深渊。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汪小姐现在已经是知名的花艺师了,上她的一堂课,需要提前几个月预约。我觉得花艺应该就是她从小到大的梦想,不然怎么可以做得这么兴致勃勃,这么棒。偶然有一次聊天时,我告诉她说:“我从小学时就有了写作的想法,虽然没有想要成为作家,但模模糊糊地,也有这么一种意识存在。”

她笑着问我:“你猜猜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做花艺的。”

“按照你这热爱程度,如果我是从小学开始,那你应该是从小时候玩泥巴、种花摘花时开始的吧?”

她大笑了好久说:“哪有,我是结婚之后才开始做的。有一天,我在家里无聊,看到一本时尚杂志上有一篇关于花艺师的报道,我很着迷,于是就开始尝试,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我惊呼:“你的这个决定也太随便了吧?”

她反问我:“什么样的决定才不随便?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泡在犹豫和纠结的罐子里,直到泡得自己发霉,才算是不随便?”

我有些泄气地继续发问:“我不是说不可以随便做决定,而是那时你已经结婚,马上30岁了,还这么任性,真的好吗?”

她在我面前一直是温文尔雅的,但那一次,她极其愤怒地说:“菲啊,你是从哪个时代过来的,脑中都是些什么封建糟粕啊!30岁时还能任性做决定,不是很正常吗?80岁也可以啊。你给自己定的规矩可真多啊!”

 

这一场聊天是在我心惊肉跳的状态中结束的,是真的心惊肉跳啊!因为它直接戳中了我的内心。我的确是一个给自己很多规定的人,而这些规定全部来自外界。在我的意识中,能对人生做出改变的节点就那么为数不多的几个:你考上了什么样的大学,你找到了什么样的工作,你和一个什么样的人结了婚,用一只手就可以数过来,而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为这些关键点积攒能量。所以,在这些节点上,我一定不允许自己出错,于是,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就要考上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有好多份工作摆在面前,一定千思万虑,选择一个难度系数最高的,因为觉得这样的工作得到的会更多;不轻易谈恋爱,因为不允许自己的婚姻随随便便就完成,完全是按照社会的认知在定义自己——每天的生活可以漏洞百出,但在这种关键点上一丝疏忽都不允许。

 

也许你的性格中缺少什么,上天就会安排互补的人在你身边。随着朋友圈的扩大,我发现,周围的朋友几乎都是些没有什么“关键点”意识的人,他们现在的成功和优秀都是以我不重视的普普通通的某一天为起点的,在他们的意识里面,根本没有大学、工作和婚姻这几个标杆性的划分。

 

坪姐拥有六七家摄影机构,年收入过亿,可她的学历只是中专。父亲的去世让她没有了继续读大学的机会,在亲戚的帮助下读了医学专科学校。没想到的是,在医院实习的时候被发现晕针,护士这一职业是不能做了。没有学历、没有家庭背景的她只好去学校旁边的影楼,试图从这里找份糊口的工作。还算幸运,这家影楼正好招人,就让她从摄影助理做起,于是,她一直在摄影行业做,十几年之后,成了现在的她。

我有次问她:“你那时难道没有想过要去读一所大学吗?”

她回答:“一方面是家庭条件不允许,实在没有多余的钱拿出来供我读书;另一方面,在我的意识里面,读书并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只要足够用心,每一次的选择都可以成全自己。”

是的,真的是每一次选择都可以成全自己,是每一次,而不是仅有的几次。等阅历一够,就会惊呼:哪条路都是一样的,根本没有好走和难走一说;也没有所谓的关键点,因为每个点都很关键。

    有个姑娘给我写信,说她高考失败,去了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在这里,她没有动力再去学习,每当被别人问到在哪里上学时,都会心痛不已。

她问我:“姐姐,为什么这个社会都要看结果,而不看过程?我从小到大学习都很好,只是这一次没有考好而已。”

我没有评判这个社会看不看结果之类的,只是告诉她:“先找到动力,其他的事情都无关紧要。”

她没有动力的深层原因就是把高考当成了人生最关键的点,认为一旦在这个点上失败,其他的成功都是徒劳。当然,也很有可能是她太看重高考会对人生产生的影响,才会在心理素质不好的情况下发挥失常。

 

    当你的意识里面不再有“转折点”这个概念时,你会发现自己轻松很多,力量自然而然地涌现,进而真正的转折就会不期而遇。

 

来源图书:蓑依新书《这世上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

作者简介:蓑依,一个值得你认识的美好而有力量的姑娘。戏剧硕士,跑步上瘾者、嗜书如命者,。其文字真诚冷峻、常常一针见血地戳穿世人的伪装。已出版畅销书《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

微信公众号:蓑依。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129/14540510421797.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