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坠毁前乘客能做点什么?
飞机坠毁前乘客能做点什么?
文/病毒小人(知乎)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如要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这得看遇上什么样的空难了
(注:本文只是叙述在遇到各类情况时求生的一些细节,具体做法以飞机上的安全指引为准。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请务必遵守安全指引,并听从乘务员指挥。另外如果在飞行中发现异常情况,请一定要向机组报告)
特效镜头取自
以下图片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群不适
如果是华航611:
http://pic1.zhimg.com/7f9da3e6325242c61c1747e789700618_b.jpg或者洛克比空难:
http://pic1.zhimg.com/2c55d063dc7958b967a8ba327a9e1984_b.jpg(你也可以拿把雨伞……)
如果是日航123:
http://pic2.zhimg.com/f3c37a45409f86867edb3238b34102bd_b.jpg或者911事件:
http://pic3.zhimg.com/fc2de3b83a87269558017b6559cab416_b.jpg这种在坠机前你可能会意识到灾难来临的情况下,就算最后是毁灭性的结局,也不要放弃生的希望。做好防撞姿势,取开你身上和脚下可能伤到你的物品,尽可能保护好自己,为成为坠机后仅有甚至唯一的幸存者创造最大的可能(具体参见各种求生节目——虽然不保证管用……)。虽然这种情况下幸存很大程度上真的是看运气,但像日航123这样史上单机遇难人数最多的空难也有4人幸存,而像911这类的人为事故也是有可能通过乘客与恐怖分子的搏斗而避免的(虽然这种做法的合理性仍有争议)。总之,不要放弃为生而斗争的机会,即使死也无憾。(当然如果时间够的话留遗嘱发短信什么的也可以……)
如果是苏城空难:
http://pic3.zhimg.com/4df7a9df472ecddf62a4fdcb941d0b76_b.jpg或者秘鲁国航204:
http://pic4.zhimg.com/e22f10f7358e3a985ee2034db177b173_b.jpg土耳其航空1951:
http://pic4.zhimg.com/f8c574b003b1864dd927e3aba9825bdf_b.jpg这种在坠机后机体已经不完整的空难,如果你刚好坐在断裂处,那么很不幸,你挂的概率会大一些。但如果你所在的位置还比较完整的话,你存活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鉴于谁都不知道飞机到底会从哪里断,所以还是都做好准备吧(这句好奇怪……)。看清出口的位置,系紧安全带,免得被甩飞出去,防冲击姿势做好,保护自己,脱掉身上化纤类等易燃衣物和硬物,避免烧伤。飞机停下后尽快撤离飞机残骸,避开火源,尽量用应急出口,万不得已不要盲目从断裂口跳出去,没有滑梯不说,各种断裂的电线油管碎片什么的还是很危险的,(当然如果像特内里费空难一样整架飞机都已经看不出形状了的话还是哪方便哪逃出去吧……)
如果是埃航961:
http://pic3.zhimg.com/8c77e27e2b418ccfc7388cf5cbd8cb66_b.jpg或者全美1549:(全员生还)
http://pic3.zhimg.com/0df330605a5d8d280f5763704650fd4e_b.jpg这类水上迫降的事故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明火,但不要因此认为水上迫降很安全。民航史上水上成功迫降的,全美1549还是第一例。像埃航961这样的事故,175人中仅幸存50人。其实水上迫降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得知要水上迫降后,和前面几种情况一样,做好防冲击姿势,系紧安全带,以应对入水时的冲击。穿好救生衣,但千万不要在舱内充气!埃航961事故中就有不少人以为充气的救生衣能当气囊,结果在海水灌进机舱时被顶到舱顶而无法逃生。一定要在离开机舱后再充气。另外坐垫也是可以漂浮的。飞机落水后,尽快从逃生出口撤离,如果飞机机体还完整的话,部分机型出口的滑梯还可以当救生筏,听从乘务员指挥,不要拿行李,这样基本上大部分人都能够存活。
如果是法航358:(全员生还)
http://pic4.zhimg.com/b8d9344334bc869e7f61b8a3b611027b_b.jpg或者英国空旅航空28M:
http://pic1.zhimg.com/062edf9258bf5802af85d577d7868548_b.jpg这类着大火但机体完整的事故,最重要的是如何迅速撤离。所以应提前观察逃生出口的位置,并注意起火位置,避开着火部位(事实上乘务也会引导大家远离靠近火源的位置,并且不会打开靠近火源的出口),脱掉身上化纤类的易燃衣物(如丝袜),听从指挥,尽快撤离。千万不要拿行李(引用某空吧吧友的话:如果大家看见谁拿行李的话,欢迎各位在离开飞机后把他打一顿……“)另外如果烟雾进入机舱,应趴下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捂嘴(小学教的那些火灾逃生常识都拿出来吧)不要指望氧气面罩,那玩意儿是客舱失压用的……
如果是阿罗哈航空243:(成功返航,仅1人遇难)
http://pic2.zhimg.com/08d2757d49a5dfe7105a4b255bfba189_b.jpg或者美航96:(全员生还)
http://pic4.zhimg.com/d47056fad2715b83ff5961d339fddab7_b.jpg如果是客舱失压,除非波及到飞机的液压之类的系统,否则一般不会导致毁灭性的的空难。不过这种情况会比较吓人,机舱里会突然充满雾气(和刚打开的碳酸饮料一样,原理是突然失压导致水汽凝结)耳朵可能会因为压力的变化而暂时听不见,氧气面罩会掉下,此时应该立即戴好面罩,然后等待飞机降低到可呼吸高度,降落。(但如果像太阳神522一样氧气面罩都掉下来了但飞机还在爬升的话……是不是应该提醒一下乘务看看飞行员是不是昏过去了?……)
————————分割线—————————
更新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与肯定!
其实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本人真的是刷《空中浩劫》得来的……只是在自己对各类事故理解的基础上予以一定的总结,不敢保证所有内容的准确性,还请各位批评指正!还是那句话:以飞机上的安全指引为准。因为这些安全指引都是经过了大量科学分析以及统计结果而得来的,能最大程度保护你免受伤害。
鉴于本回答引起了一部分人对航空安全的恐惧,我表示十分抱歉。
下面所举事例我会尽可能选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例子。
另外我想对这些担心飞机的安全朋友们说,这里列举的都是一些用以说明的很极端的航空事故(尤其是其中有很多是上世纪的事故,对现在的航空安全状况已经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现实中飞机并没有那样危险。民航业为提高航空安全所付出的努力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在国内,中国的民航安全水平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列的,国内所有的(无论国企还是廉价航空)飞行员、机务、空管等都经过了严格的选拔和训练,有着十分严苛的管理制度和要求。所以请相信在你每一次飞行的背后都是一支值得信赖的机组团队与维护人员,以及人类110多年的航空历史所积攒的经验,为你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PS:建议看看《飞行员之眼》中关于克服飞行恐惧症的一集,讲解得很到位,对克服飞行恐惧有很大帮助
http://pic4.zhimg.com/5ee633e5270f95ddc24b39e2b7ed23cf_b.jpg我们暂且不谈关于航空安全的各种统计数据,但请相信,我们为追求航空安全所付出的的努力,是用一次次事故的教训所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航空对于安全的要求,永远不嫌多;我们追逐更安全的飞行的脚步,也永远不会停下。
所以,请放心享受在蓝天中飞行的旅程。
下面继续更新
———————————分割线————————————
如果是英航9号:(全员生还)
http://pic3.zhimg.com/b7dfc84b36e3d257249e1580e216eb5e_b.jpg或者加航143(著名的Gimili滑翔机!):(全员生还)
http://pic2.zhimg.com/c8a2482e099bd2e4326dc2bdc61b148d_b.jpg(强烈推荐观看关于这起事故的《空中浩劫》S05E02,最精彩的ACI之一
另外这起事故也被改编成了电影《Freefall Flight 174》)
引擎熄火是飞机在天上绝对不想遇到的事情之一,尤其是上面两种引擎全部失效的情况,绝对算坑爹。但如果真的遇上也不必过于慌张。一方面,飞行员会努力重启发动机,就像英航9号在离开火山灰区域之后四具引擎全部恢复正常。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高度,飞机是可以滑翔一定的距离的。高度越高,留给飞行员处理问题的余地就越多,也就越可能成功迫降。所以很大程度上航空事故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一出事——Duang!!!就pia地上了……飞机怎么飞上天的,飞行员会让它怎么回到地面上来。所以遇到引擎熄火的问题,如果还有剩余的引擎在工作,那么你基本上不用担心。基本上任何飞机都可以在升空后仅靠一具引擎飞行,而类似单发失效的情况在飞行员的复训考核中属于最简单的问题了(如果说错了飞飞们别打我……另外像英伦92或者前一阵的GE235那种关错引擎的另当别论……)。如果你遇上了所有引擎失效的情况(真的很罕见),享受到了一段绝对安静的飞行的话……为之后的撤离做好准备还是有必要的,和前面一样,听从乘务指挥,必要时做好防冲击姿势,并在迫降后迅速撤离飞机。
如果是韩亚214:
http://pic4.zhimg.com/a57b4ca25d4d7e697213d4cfe15073af_b.jpg或者全美1493:
http://pic2.zhimg.com/bd25946ce756ac11698a2bdbca796015_b.jpg这种你完全不会意识到会遇到事故的情况,灾难发生得十分突然时,就要看你的反应是否迅速了。如果你能在飞机坠地前的一瞬间做出防冲击姿势,那么你的生存几率就会有很大提升。如果你能在火球突然袭来时,找到一件夹克或其他东西将自己遮挡一下,那么你就有很大可能避免烧伤。诸如此类,反应越快,越有可能生还。要知道有时候情况紧急到机长根本来不及通知你做好准备……
如果是英伦92:
http://pic3.zhimg.com/5bbb1af98bc97f9e8a0fffc4f8b5a8b6_b.jpg好吧我其实只是想说作为乘客要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机组报告,但凑巧选了两个都是引擎起火的例子(QF32更凶残一点,直接炸了)……
英伦92有点反面教材的意思。当时飞机上有乘客发现左引擎起火,但他觉得机组应该清楚所以没向乘务说,谁知道飞行员偏偏以为是右发起火把右引擎给关掉了……
澳航32就是教科书般的正面事例了。沉着冷静的机组,完美的事故处理。左翼上的乘客也协助机组看清被炸穿的机翼,帮助机组了解情况。
另外有个新闻:女子乘飞机起飞前听异响
机组检查发现严重故障再次说明了作为乘客一定要在发现异常的时候向机组报告。
比如下面这种情况:
http://pic3.zhimg.com/c8552c9e5c9d5058e253b53b01d7af82_b.jpg当然你可别在引擎反推的时候喊:“卧槽引擎裂开了啊啊啊啊!!!”……
如果是华航006:(全员生还)
http://pic4.zhimg.com/4ef0b592e2d2589c4116cbfff08eedd7_b.jpg论安全带的重要性,典型的教训。虽说像华航006这样整架飞机都失(tian)控(shang)翻(da)转(gun)的极端情况很少发生,但为了自己的安全,还是尽可能全程系好安全带吧。(你当然不想像华航006里没系安全带的人一样在机舱里像爆米花一样乱飞……细思极恐(⊙﹏⊙)b)
如果是东航586:(全员生还)
http://pic1.zhimg.com/2379f4177a0179cec3eb6abdfd65ca04_b.jpg(没错,这就是后来改编成《紧急迫降》的那次事故,国内首次迫降成功)
或者波兰航空016:(全员生还)
http://pic2.zhimg.com/ddcc3a1ab79ed32607ede89fa2912675_b.jpg(这个更霸气,所有起落架无法打开,机腹式迫降)
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即使是起落架故障,也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伤亡。所以下次坐飞机如果听到机长说因为机械故障之类的需要返航甚至迫降时,别把自己弄得太紧张。只要飞机还能飞,引擎没全灭,那么你基本上不需要担心自己性命的问题(何况一般飞机如果出故障的话多数都是这种小毛病)。飞行员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尽管放轻松(我知道在那种情况下有些人很难做到,但是真的不需要太担心),不然一个人紧张搞得全机舱人都紧张,最后全都开始写遗嘱了总不太好吧……(当然欢迎落地后为机组鼓掌!!)
关于MH370:
http://pic2.zhimg.com/18d5c10ebf36783c6a70ce03fc32394d_b.jpg很多人对空难事故的关注正是从MH370事件开始(当然我觉得这次事件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发明了“失联”一词……)。尽管历史上曾发生过不少类似的事件,但这次MH370真的是航空史上从未有过的如此扑朔迷离的一桩。非常遗憾,目前为止我们仍然不知道事件的真相,而且我们要面对一个事实:很可能我们以后永远不会知道真相。鉴于此,本人就不再对其进行评述。
有两个值得推荐的关于MH370的纪录片,对大家了解MH370事件始末有一定帮助:
【ACI字幕组】BBC地平线:
马航370,你在哪?【首发 双语字幕】(主要剖析失踪过程)
【ACI中文字幕组】空中浩劫S14E11:马航370【首发
双语字幕】
(主要推测可能情况)
(建议按以上顺序食用,效果更好~)
写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想让大家明白,飞机和其它交通工具一样,人们每天在乘坐,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我们无法忽视其为我们出行带来的便利。(尤其是飞机,没有它你能一天之内到达另一个半球?)所以各位尽管放心去享受它为我们的旅行增添的便捷,不必为那些极小概率的意外而恐惧。
http://pic2.zhimg.com/e4a1a6abf6cacddc574f3f71cd493711_b.jpg此时此刻,整个地球上空有无数架飞机正翱翔于天际。每架飞机都是人类在仅仅一个世纪内造就的成果。这不仅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更是人类将梦想变为现实而迈出的巨大的一步。纵然其中有着失败,但我们坚信,人类向前探索的步伐,会永不停止。
http://pic2.zhimg.com/bc3812b5bb4a58d0010cd4420b56c091_b.jpg(神图结尾,应该有人知道其中的故事吧……)
这里再推荐一下:空中浩劫S13E11
ACI字幕组 特辑:逃出生天:乘务员【首发 双语字幕】
这个特辑主要是讲乘务员是如何接受应对突发情况的训练,但其中也有不少值得我们作为乘客需要学习并重视的自我保护技巧与求生方法。
来源邀稿:病毒小人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506/14308761826396.jpg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9429914/answer/4524014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