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婚要趁早,外婆等不了”?

(2014-11-26 15:30:24)
标签:

情感

“结婚要趁早,外婆等不了”?

网上新出两则广告针对“剩女”,第一则传达的信息是“今年一定要结婚,因为外婆等不了”;第二条的信息则是“赶紧嫁人,不要让婚姻大事成为爸爸的心病”。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41126/14169869131648.jpg

​在这样的广告里,无论是拿了学位找了工作,仿佛只要是没有结婚,女性的人生就是残缺的、令人担忧的。而婚姻对于女性的意义,并非是自身的选择与幸福,而仅是为了亲人不再“等待”与“担心”。将婚姻与“孝道”强制捆绑,靠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压力催促女性“赶紧嫁人”,在这样的话语里,女性自己的人生追求、喜悦康乐与独立自主性被完全忽视并彻底抹煞,可谓是一种新的“逼婚”形式。

2013年10月8日,顾城杀妻后自杀的二十周年,许多媒体在纪念顾城时,都刻意回避了他“斧头杀妻”的情节,也回避了谢烨。微博上有条评论里说顾城:“他是我喜欢的天才诗人,但他用男性在婚姻中被染上玫瑰色的特权,让另一个天才诗人谢烨的才华只服务于为他订机票包饺子记录讲话……”,这句话让我瞬间想起Camille Claudel与Rebecca West,你或许没有听说过她们,可你一定知道雕塑家罗丹与写了《世界史纲》和《时间机器》的H.G.Wells。

“罗丹的情人”,“H.G.Wells的情妇”,“顾城的妻子”成为了同样才华横溢的Camille Claudel,Rebecca West与谢烨的身份标签。只是时至今日,女性已不应该仅仅被“XX的妻子/情人”这一重身份标志定义自己的独立人格。红袖添香、洗手作羹汤作为一种人生形态固然美好,却不应该成为女性能被接受可以选择的唯一路径;相夫教子、小窗画眉固然是值得心往神驰的画面,然而,婚姻与爱情的意义,在于自我的喜悦与共同的成长,而非对“长辈”与舆论的单一顺从。

之前每谈论性别研究相关话题,总会有人(很多时候是姑娘)留言“楼主一定没有男人要”:可是,“有没有男人要”并不应是衡量女性价值的标准——婚恋网站认为“未婚女性”是让“家人”担忧的“残次产品”;“没有男人要”能够用来骂人,这一切只是让我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社会需要改变。


来源网络:翕如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41126/14169862827110.jpg

源地址:http://www.douban.com/note/32953365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城市的设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