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秀摄影师的5点构图技巧

(2014-11-19 17:07:51)
标签:

娱乐

 

优秀摄影师的5点构图技巧

 

讲到摄影构图,似乎离不开三分法。许多摄影师都是从三分法开始了解构图的。各大厂商器材的设计者对三分法也十分尊崇,大多专业器材都设有根据三分法设计的九宫格参考线,甚至许多对焦系统也都是在三分法的基础上发展的。风景摄影师对三分法也十分依赖,对于风景摄影师来说,三分法是否行之有效肯定不用怀疑。

  知道三分线的人很多,但并不代表构图出色的摄影师很多。相对于抓拍来说,我觉得三分法其实比较难理解。毕竟我们要拍摄的视觉中心往往是点状或者块状,根据线来划分往往十分不便。即使知道三分法的原理,但很显然三分线常常无法解决视觉中心点的位置安排。

  实际上,很多出色的摄影构图都会打破三分法的规则。三分法如果是一个圆圈,那么圆圈外部的世界其实很广阔。我个人认为,三分法是否能够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构图基础,这值得让人思考。在这个前提下,对于摄影新人来说,我总结了5点构图基础,更易掌握。

 

http://www.3lian.com/d/file/201411/15/235197f1b03a4e4f846e76c3e9f4e2e7.jpg

  5点构图基础能够处理和胜任的场面相对于三分法更多,不失为一种基本的构图基础理解。如果你的构图经验已经相当丰富,可以不再需要这种固定的构图认知了。

  总之,构图方法千千万万,有多少摄影师就有多少构图习惯。多种方法,多种参考线,多种点,均能构建出色的构图。但实际上,总是上方5点构图更为舒服,这是因为人的视觉习惯总是停留在人脸上方更为舒服。所以理解出色的构图,就是从理解人们的观看习惯开始的,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和原理,只要你懂得尊重观众的眼睛,你就一定会有出色的构图。

 

  1号点——第一视点

http://www.3lian.com/d/file/201411/15/01eec34e019e5b428b73fd100a6d9282.jpg

  左上中心,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研究得出的人类视觉习惯中的“第一视点”,这与现代人的从左往右的书写习惯有关。

 

  2号点——记者视点

http://www.3lian.com/d/file/201411/15/410579eef1f82e2bec6f6d8adb848605.jpg

  右上中心,和1号点一样,这两个点都是人文记者最爱安排的人脸视觉中心位置。

 

  3号点——肖像视点

http://www.3lian.com/d/file/201411/15/3c0b5d48a6a0689b9a72fe6eef20144b.jpg

  中上中心,3号点是一个永恒的位置。许多肖像大师,甚至一生都只使用该中心作为惟一的视觉中心位置。由此可见,3号点是非常耐看的一个点。

 

  4、5号点——空间视点

http://www.3lian.com/d/file/201411/15/a9eed388aa265c691e643652b5eb790e.jpg

  左右两端中心,都有能增加空间感的功能。常见于拍摄大海或者大型场面,表现人与环境的关系成大气磅礴的场面。因此4号点和5号点也可以理解为大气视点。

 

  6、7、8号点——偶然视点

http://www.3lian.com/d/file/201411/15/bff869b4c5fb5250e6caf9e4086912b8.jpg

  左下、中下、右下中心,这些位置出现好片的概率相对上方中心位置要低很多,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出色的作品。

 

  9号点——圆形对象视点

  圆形对象最适合居中,如果圆形不是居中的话,反而会显得怪异。因此猫头、向日葵等等呈现圆形或者圆形扩散的对象就非常适合居中。另外,许多入门级器材的对焦点,也都是中心点对焦速度高于外围。因此9号点是最容易出现视觉中心的一个普遍使用的视点。

 

  注 意

  五点构图基础,不包含6、7、8、9号点,但为了方便五点构图基础的理解,这里也进行了注释。

 

来源网络:三联网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41119/14163877283340.jpg


http://www.3lian.com/edu/2014/11-15/17930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