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墙上的咖啡

(2017-12-15 16:46:35)
标签:

杂谈

       听说过西方“墙上咖啡”的故事,但一直不甚了解。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相关的视频,过后很是感慨。说的是一个人在咖啡馆中点咖啡可以同时付两杯或更多杯的钱,然后让店老板把没喝的那一杯(或几杯)记在纸上再贴到墙上,等待付不起钱的朋友(大多是流浪者)把它撕下来跟老板换一杯咖啡喝。

一杯墙上的咖啡,折射出的是这个社会的平等、尊重、理解、包容……满满的正能量。我忍不住想,这样的故事会不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呢?假如,喝咖啡的朋友愿意付一杯墙上的咖啡,而我们的店老板会不会遵守原则,而不至于趁人不注意时偷偷撕下呢?假如咖啡老板情操很高尚,而我们的流浪者敢不敢心安理得地进去撕下来换一杯咖啡喝呢?假如流浪者大胆地进去喝咖啡了,他会不会被周边的消费者嫌弃和鄙视呢?毕竟在我们这里,喝咖啡的大多属于很“小资”的消费者,他们崇尚美食时尚潮流,却有时很难容忍身边不修边幅的流浪者。这里的每一环,都需要每个人的高度自觉自律慎独,稍有一环不遵守这样“潜规则”,那么这美好温馨的一幕便会被破坏……

广东卫视曾经拍摄过一段社会调查《你会怎么做》,他们想看看流浪汉到餐厅吃饭时路人的反应。当流浪汉怯怯地走到餐厅门口时,服务员马上对他说:“走,走,走,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可他发现流浪汉手里拿着钱时,便勉强地让他进去。流浪汉进去后,周围的人赶快掩起了鼻子,一脸的鄙夷嫌弃,有几个顾客赶紧换了位置,尽可能地躲远了。更有甚者,一个时尚的女子,气愤地对服务员说:“有没有搞错啊,他怎么可以在这里吃饭,我不希望这种人跟我们坐在一起……”她执意地要赶流浪汉出去。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观众对时尚女子的过分行为很恼怒,可是如果换成我们呢……

这段视频的拍摄持续了好几天,连导演都在感慨这是个冷漠社会的时候,在故事的最后却出现了温馨的一幕:同样是时尚女子,可她身上散发出的却是满满的人性。当她看到服务员在嫌弃衣衫不整的流浪汉准备赶他走的时候,她对服务员说:“把我的比萨打包给他吧。”服务员让流浪汉到外面等着。这位女子起来把自己的刀叉放到流浪汉面前,“你安心的在这里吃……”并对服务员说,“他是我朋友,你再赶,我要叫警察了,你太不尊重人了,这是人权,你知道吗!”主持人感慨地说:“他是我朋友”,这句话那么平常,听起来却那么温暖,这是不是我们这个社会本应该有的真实样子呢?

都在说这个社会不仅会以貌取人,也会在无意识间划分了等级。大家趋炎附势,躏弱怕强,唯我独尊;遇事冷眼旁观,漠然置之,置若罔闻……好像这些都成了社会常态了?可是我们也常常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样的推理,看到卑微的流浪者,我们会不会想象着,当有一天我们也流落到这种地步时,是不是也渴望这个社会友好温暖的眼光呢?作为老板,当身份卑微的人需要他们的帮助时,他们是不是可以伸出援助之手,给雪中的人们送去一点点的热炭呢?作为路人甲,每当看到不平等的现象时,我们是否也会热心肠的站出来一下,说一声“这是人权……”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不管是富裕还是贫穷,健康还是残疾,他都需要尊严平等地活着;不管是高贵还是卑微,强大还是弱小,他都需要这个社会平等友好的对待。期待“墙上的咖啡”在我们身边上演……    


(摘自10月29日《羊城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文人的颜值
后一篇:书痴悔悟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