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季羡林与乔冠华在德国
1935年8月31日,作为清华与德国方面签定的交换研究生,季羡林偕乔冠华同车赴德。
是年,季羡林24岁,乔冠华22岁,论年龄,季羡林是兄长;然而,论学籍,乔冠华却比季羡林高一级,是学长;论经历,更比季羡林丰富多姿,乔冠华是心怀大志、不按常规出牌的激进分子,光中学就被开除过三次,大学,他先读国文,后转哲学,一度和老乡兼革命家的胡鼎新(乔木)走得很近,毕业后东渡扶桑,入东京帝国大学深造哲学,终因赤色嫌疑而遭“驱逐出境”。季羡林乃老实巴交之人,中学、大学,一贯死读书本,毕业后回济南教了一年高中,如是而已。
说到德文,则是季羡林的强项,季在清华念的就是德文专业。但到了德国才知道,他在清华学的是哑巴德语,两个留学生不得不先到柏林大学作德语强化补习。
那一阵子,两人一起用餐,一起上学,一起游玩,一起访友,有时甚至在一起睡,亲密无间。
季羡林的日记曾记载:
……到达哥廷根的当天,季羡林的耳边还回响着乔冠华的临别赠言,日记说:
……
次晚,他借日记表露:
这两天是我思想最痛苦的时候,我自己很清楚,我生平最大的缺点,就是一种……
……
1937年11月18日,乔冠华到哥廷根看望季羡林。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季羡林的留德日记中。……
(摘自8月5日《文汇报》卞毓方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