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文摘》悦读会·演员于是之

(2014-01-18 14:04:17)
标签:

杂谈

于是之是北京人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曾在《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洋麻将》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舞台艺术形象。此次“演员于是之”纪念活动,邀请于是之生前老友共聚,聊一聊与于老交往的点滴细节,感受老一辈艺术家的舞台与人格魅力……

活动嘉宾:

李曼宜:于是之夫人;

顾骧:著名作家、评论家

林兆华:北京人艺著名导演;

童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剧作家、戏剧评论家;

郭启宏:北京人艺著名编剧;

何冀平:著名编剧;

万方:著名编剧,曹禺之女;

濮存昕:北京人艺著名演员;

张亚丽:《作家文摘》报社总编辑;

徐健:《文艺报》记者,青年戏剧批评家。

主办:《作家文摘》报社 首都图书馆

地点:首都图书馆A座二层报告厅(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88号)

时间:1月18日下午14:00

 

附去年记者的访谈一篇:

李曼宜:他的遗憾太多了

记者:您和是之老师生活一辈子,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曼宜:他热爱舞台,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他年轻时恋爱都不会,先买本书来看,做参考。从剧院回到家,基本就看书。

他的好多照片都是弯眉皱眼的,这个人不会开怀大笑。他对我倒不挑剔,做什么吃什么。他的心思就没在这顿饭上,所以给他做饭也没什么意思。

记者:他平时会把“戏”带回家吗?

李曼宜:他每次创作时,他的生活里就有很多角色的东西,尽量让角色进入生活。比如他演《洋麻将》,就拿个手杖就上大街了,因为《洋麻将》中的魏勒是拿手杖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随他了。

他并不是一个浪漫的人,很多人觉得他严肃,但还是有幽默的时候。一位记者写文章说过,那年,他坐火车参加曹禺的纪念大会。天亮了,车厢里的灯还开着,他爱管闲事,对乘务员说:天都亮了,灯还开着呢,多浪费呀。乘务员说,待会儿有人会关的。等半天,还没人关,他又找到乘务员。人家回答:这是两个单位的,我们不管这个的。他一听就说:哦,我是第三个单位的!他这么一说,大家乐了,才发现这是于是之。

记者:您认为是之老师最可贵的是什么?

李曼宜:我觉得他这一生,认真劲是很好的,只是有点过。他是真诚的,没有任何杂质。对于有本事的人,他极为佩服。他对英若诚佩服得很,对苏民的古文底子、郑榕的画等等,都佩服。于是之没有什么特殊,太普通了,走在大街上,没人知道他是演员。

记者:1992年后,他还想重返舞台吗?

李曼宜:想,当然想。不过,有大夫给他说过,这病好不了,只能够延缓时间。他老开玩笑说:过去说话说太多了,上帝不让我说了。还说,我这人官不大,怎么跟里根得一样的病呀?

非常遗憾的是,他的告别演出(1992年7月16日人艺再演《茶馆》)我没有去。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告别演出,认为他还会像往常一样。但是,没想到这真成了告别演出。他们《茶馆》这个集体,算是最后的一次演出。

记者:您觉得是之老师这辈子有什么遗憾呢?

李曼宜:他的遗憾太多了,他的追求可多了。比如,他外语没拿下来,就很遗憾。其实,他法语学的不错,到法国去还敢跟人家聊。英语也能对付,还学过一段日语,学过俄语。

他特别佩服童道明,因为他俄文好。他认为学习斯坦尼不懂俄文怎么看?所以,他看童道明的翻译,经常一起探讨。他看马列也是真看,想弄清楚,但为看不懂原文而遗憾。他学习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当做学问,要弄明白。他很想演一些角色,还想演主席的晚年,但没有演;他还想写东西,也没写……遗憾太多了。

他在痛苦时,我劝他,作为一个演员能留下一点作品就行。比如他演程疯子后,搞曲艺的人把他当做曲艺界的人了,作为演员来说,是值得自慰的。我说,你为人民做了点事,人家知道了,你不必这么苦恼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