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春秋日正午 进取岁月长 —— 记《监利人》杂志主编安频先生
标签:
监利人物介绍 |
分类: 转载 |
程瑾
没有面颐丰满的脸颊,没有大腹便便的肚腩。站在你面前的安频,自信的眼神,高挑的身材,简朴的装束,儒雅的神采。论言谈,他要言不烦;论行事,他果决快速。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健步如飞的行走。当他提着一个装有几本《监利人》杂志的无纺布袋子,跨出门去,急匆匆奔往客户的处所时,步履呼呼生风,简直有竞走远动员的步速。这就让同行的编辑们有点吃不消了。就会气喘吁吁地对他喊着:“安主编,我们哪能跟得上咧,你能不能稍微慢点哪!”
你会相信,这是一个早过天命之年,“奔六”年龄的人?
http://www.hn.xinhuanet.com/syzx/2015-12/30/1117628858_14514632849811n.jpg进取岁月长
酷爱文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青年安频未进大学校园,却自学成才,成教考试以高分拿到大学本科文凭。曾晋升为高级经济师,又成为湖北省作协会员。这些耀眼的头衔背后,他该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
安频酷爱文学、几十年来笔耕不辍。青少年时,在校读书就一直出类拔萃。工作后任职行政领导,长期与书为伴,始终坚持抓紧一切业余时间学习。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田间地头,总在勤于思考,笔录心得,然后写成文章,登载于各类报刊。一千多万字的日记留存至今,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几十年来,结集出版了《足下集》、《思想底片》、《心灵感悟》、《世相评弹》、《特別联想》等多部文集。近期,与谢金城先生合著的历史长篇小说《汉皇陈友谅》已在“起点”中文网上火热连载,并即将付梓。两人还拟合著另一部历史长篇小说《台湾知府朱材哲》。
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安频时刻牢记古代圣贤之训育,以坚強的毅力、刻苦的精神,勤奋不倦地学习,呕心沥血地写作,才能取得现在有目共睹、光彩耀眼的成就。
欣然受命
四年前,安頻先生从监利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领导岗位上离职,从忙碌充实到闲适安逸,令他非常不适应。几十年一直在政府机关工作,陡然离开,一种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时刻缭绕在他心间。
http://www.hn.xinhuanet.com/syzx/2015-12/30/1117628858_14514632797281n.jpg进取岁月长
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多久,2011年盛夏,武汉(监利)经济研究会向安频抛出了橄榄枝。原来,该研究会创办的一份《监利人》期刊,创刊号出版发行之前,作为顾问之一,安频两次参与了讨论,并提出了很多关键性的建议,后又为印刷发行做了大量工作,并亲自与有关领导一起,策划了杂志的首发式。因此,武汉(监利)经济研究会看中了这个既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又要具备极大的组织能力、还有深厚的人脉关系的人。认为他不仅能聚集资金,拉活赞助,让这份期刊长久地办下去,而且会办得有质有量。“梦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武汉(监利)经济发展研究会的领导终于聘请安频先生担纲《监利人》社长兼主编。他没有提出任何条件,非常愉快地受聘上任。当时,曾有很多同事劝他说这是一项非常棘手的工作,一没编辑,二没稿源,三没办刊经费,接受这么一个烂摊子,只怕一期也难办成。安频先生工作几十年了,和老伴合计一月能拿六七千元的工资,可以安安逸逸的颐养天年了,何必还要去干这吃亏不讨好的事。同事说归说,劝归劝,可他丝毫不动摇决心,凭着一股坚强的毅力,凭着一种坚韧不拔精神,凭着几十年工作聚集的人脉,不懈努力,顽强拚搏,坚持下来,越办越好。本来这份杂志是没有刊号的,安频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多次找省市新闻出版局,半年就拿到了刊号。四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收获。共出48期,每期计有八万余字,百余幅图片,共印刷出版杂志十四万八千册,登载文字约四百万字,图片约五千余幅。《监利人》所刊载的文章中,含有参与招商引资、推介监利、报道县域工业、农业、县乡村党政干部的文章九十二篇,报道教育、卫生等部门的文章一百余篇。另外,四年来举办了四次编者与作者互动的研讨会,特别是今年12月20日由《监利人》杂志社发起,与深圳市星广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江汉大学文学院、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联手主办的“小说改编影视剧本研讨会”,被专家学者们称誉为“里程碑”式的创举。除此自外,还将微信、网站搅得风生水起。微信从2014年5月开通以来,发布公众微信近千条,关注人数(公众号)已突破2万3千人,很多文章的点击率都在2万以上(其中有2条的点击率超过10万)。特别是监利吧转载的几篇文章,点击率突破“100000+”。《监利人》的官方网站,近三年来,贴有杂志自登与转帖文章近三千篇,其中有数十篇文章,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凤凰网及多家军地网站,及《楚天都市报》、《湖北音乐》等报刊转载,对提高监利的知名度、传播正能量尽到了自己的力量。
《监利人》杂志能有今天这样喜人的成绩和局面,是因为安频先生有一颗坚毅执着的雄心,有一股对文化事业的热爱依恋之情,才能撑起这项艰苦的工作,才能永葆这股旺盛的斗志。安频先生人退志不退,离职不离休,筚路褴缕,奋发斗志,如鹰击长穹,虎振山岗。
书写长篇
正当安频先生奋发出一股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把《监利人》杂志办得红红火火之际,监利县作曲家余炎垓向他介绍本县有一位乡土老作者谢金城。说到谢金城对陈友谅研究颇深,还掌握着大把监利的历史地理人文资料,以及本地许多地名传说故事,并已查找出无数历史遗迹及遗物,证实中国历史上纷争了六百余年的历史名人、一代汉皇陈友谅,乃是湖北监利县人氏。这一石破天惊的信息,触动了安频主编敏感的神经。对这样一位几十年孜孜不倦、不显山露水、潜心监利民间文化工作的老人,他充满敬意。觉得谢金城先生与他所追求的不谋而合。他当即找到谢金城老人面谈,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著有关陈友谅的历史传记,以《监利人》为平台陆续登出,并议成立了汉皇陈友谅监利研究会。
然而,这时竟遇到重重困难和阻力。有人说安频办《监利人》刊好好的,又去争陈友谅的籍贯干什么?六百多年了,主流媒体、史书记载,都倾向于陈友谅是沔阳人氏,你一个《监利人》主编,掺和这种不着边际的事情干嘛?而且,当年呈给县委四大家领导有关宣传陈友谅的报告,如泥牛入海,沒有任何回音。论说汉皇陈友谅属监利人氏,推翻历史上沔阳、洪湖、湖南等地的说法,那是需要确凿的史料才能予以佐证的,谈何容易?而且,在一段时间內,指责《监利人》这样做的文人学者大有人在,说什么陈友谅的文章,写得不伦不类,小说不像小说,杂文不像杂文,尽是些神呀,鬼呀,佛呀,道呀的,云天雾地,东扯西拉。有的文人还直言这样的文章,这样的写法,简直是文不对题,浪费了《监利人》的版面,有损了一个杂志主编的颜面。
安频先生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他与谢金城先生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不惜代价,不遗余力,危难之时显身手,成年累月地寻访,考察,撰稿,修正,终于结出累累硕果。二人合撰的《陈友涼故里监利今古考辨》一万一千多字的长篇论文,自从《监利人》刊发之后,不久就被新华网刊出。随之,从上到下,数以百计的网络都纷纷转载。一时间,闹得沔阳、洪湖等数处争汉皇陈友谅故里的人,找不出比监利更充分、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佐证。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罗同松,也撰写汉皇陈友谅的长篇大论,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另外,安频先生和谢金城先生,力排众议,立志锐意革新传统小说的正统写法,在小说章节中大量渗透神仙鬼怪,以民间艺人的说唱为载体,写出了一本另类风格的历史小说。不久,被“起点”中文网选中并连载,同时转载的还有“大文学”,“去读书”,“掘文网”,“燃文520”等数家网站,好评如潮。请看“大文学”网友的一段评论:“《汉皇陈友谅》这本小说,开创了这类型小说的新思维,新流派,无论是文字的精炼,还是情节安排,都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功底,引人入胜,让读者有一种期待感。情节起迭,处处有伏笔,当你认为故事的结果是某个之后,却反其道而行,让我诧异无比,情不自禁的想看下去,为主人公时而担心,时而高兴,时而哀愁,时而兴奋,可以说,这部小说,是近来网络小说界中的精品,值得一看。” 此类评价,是对安頻先生和谢金城先生几年来所独创的一种另类小说新写法的肯定和认可。
常献爱心
爱心是一片灿烂的阳光,照亮世间无限的温暖。安频先生担任《监利人》杂志主编后,对家乡更加热爱,对生活感悟更深。热衷于公益事业,做好事,做善事,做实事,成为他毕身奉行的准则。尽管创办《监利人》刊十分艰难,但他仍对社会上特困户不断拿出资金捐助。如福田有位大学生名叫刘思阳,得了白血病,他一次就捐出自己的工资三千余元。多次对容城,桥市,柘木等地小学贫困生捐款、捐物,赠送书刊。对家乡的公共建设事业也热情支持和关心,如修村公路,他出面帮助游说有关部门,解决资金数万元。家乡修建财神庙,桥市因果寺重建,都与汉皇陈友谅深厚的文化挂勾,他积极参与,捐款数千余元。但他每月的工资也就是几千元钱,一次捐献就是一月的工资呀。这种善行,这种愛心,这种品德,多么高尚,多么纯洁。
http://www.hn.xinhuanet.com/syzx/2015-12/30/1117628858_14514632961541n.jpg进取岁月长
此外,安频先生还用好自己的人脉资源,帮助监利学子上大学、考研十三人次,帮助监利老乡求医三十八人次,在“天下监利人”微信群中发起募捐,获得钱款两万多元,用以资质监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两次协助育才基金会组织活动,动员老板捐款两万多元。给残疾人朱乐心捐衣物三袋。等等。
http://www.hn.xinhuanet.com/syzx/2015-12/30/1117628858_14514633041781n.jpg进取岁月长
尤其是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游轮在监利大馬洲长江水域翻船,安频先生放下一切編务工作,从武汉赶赴监利,投入到监利“小城大爱”的救援行动中去。积极组织爱心私家车五辆,费用约一千二百元,系上黄丝带,滿城接送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遇难者家属。招待各地来人费用三千七百三十元,组织《监利人》編辑送雨伞六十多把,雨衣一百件,毛棉被二十床,赠书刊杂志三千四百二十本,字画十张,并联系蕲春好人送药品二万余元。利用《监利人》杂志、网站、微信,在各网络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及时报导好人好事,宣传正能量。一连十天十夜,安頻先生都亲历亲为,做出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事件。
德国有句谚语: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安频先生,论年龄,说他“春秋鼎盛”毫不为过;论风度,他堪称器宇不凡;论精力,他正是神清气旺之期;论执著,他具有坚忍不拔之志。
心存高远,胸有烟霞。具鸿鹄之志,必有圆梦之时。
http://www.hn.xinhuanet.com/syzx/2015-12/30/1117628858_14514633097371n.jpg进取岁月长
【附】安频先生简介
安频,男,195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高级经济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监利县有关乡镇担任过党委宣传委员、常务副镇长、人大主席、人大联络处主任,后升任为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纪检负责人。系监利县十五届、十六届人大常委,监利县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监利县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第四届荆州市人大代表,监利县第八届政协委员等。出版有《足下集》、《思想底片》、《心灵感悟》、《世相评弹》、《特别联想》等多部专著,长篇历史专著《汉皇陈友谅》(与人合著)即将付印。另有一千多万字的日记留存至今。并在新华网、人民网、千龙网、百度文库、豆丁网、中华文本库等网站,及《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楚天主人》、《学习月刊》、《湖北音乐》、《湖北地方誌》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375篇。曾任《荆州人文》杂志副总编、《监利文学》主编、监利作协第一届常务副主席、监利作协第二届及第三届名誉副主席、《荆州日报》特约记者、《学习月刊》专题部主任等职务。现任《监利人》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监利县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监利县陈友谅研究会会长、监利作协第四届名誉主席、湖北省人力资源经理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等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