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常胜散文《他们说我长大就走了》

(2021-03-29 19:31:40)
标签:

散文

文化

他们说我长大就走了

                        张常胜

    教堂的钟声响了。

    太阳没出来,室外的薄光照着村庄和街道,朦胧中的景物渐渐清晰。街上的车轮和蹄音及铁匠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再一次把巴拉盖唤醒。这座沉睡的村庄滤掉一夜的秘密与故事,又开始了新的忙碌。

    红彤彤的太阳挣扎着冲出地平线,洒下一片光明。枝头的雀叽叽喳喳,学校里咿咿呀呀的读书声在巴拉盖的上空回荡。

    出圈的羊踏着尘烟走向村外的田野。南墙根下晒太阳的老汉们坐着马扎,茫然地看着尘土飞起落下,看着羊群远去与归来。看着墙根下的人少了,看着墙根下的人多了。

    那时,我是一个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许多年后,我依然站在街头,看着北边大路上陆续归来的乡人,却没能认出人群中的自己。

    他们说我早已长大走了。人为什么要长大,为什么长大就要离开。我是巴拉盖人,我的根在巴拉盖,我的魂在巴拉盖,为什么要离开哪?

    我一个人在巴拉盖的街巷游逛,随行的只有地上矮矮的影子,背街小巷也挡不住我的脚步,抬头在望的教堂和十字架不会令我迷路。我在巴拉盖的土地上留下一串又一串的足迹,汇同村人及巴拉盖家畜和野外动物的印痕,成为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清晨,屋顶升起白色的烟柱,巴拉盖便隐匿于烟雾中。清香的酸粥、油炸辣子、酸芋头丝味随风飘荡。

    我熟悉巴拉盖的每一个角落,沙河槽、民生渠、打麦场、粮食加工厂、豆腐坊、饲养院、炼钢炉、铁匠铺、机加车间、粉坊、醋坊、造纸厂、学校......还有教堂院内浓阴蔽日的百年老树。

    教堂顶的青瓦下,住着许多麻雀。几个淘气的小小子爬上屋顶,拿着搪瓷缸子掀瓦捡雀蛋,任凭老人们费尽口舌也不下来。

人性难言,人们总是欺负弱者,面对弱小更能下得手去。纵然住在教堂,也得不到神的庇护;愤怒的雀只能揪心地叫上一阵,表示抗议。

    五岁的一个早晨,母亲感冒不舒服,吃罢早饭便躺在炕上昏睡。我一个人悄然走出家门,揣着兜里仅有的两角钱,到一里地外的村卫生所给母亲买药。一路上靠着墙边行走,到了卫生所的挂号窗口底下,喊了半天买药,才被工作人员发现。当我拿着买到的两小袋去痛片、索密痛回到家时,母亲激动地热泪盈眶。我的这段传奇被村人传颂,人们觉得我长大一定会有出息,一定会走出巴拉盖。或许是五岁时的这次出行,决定了我终生是个行者,注定要离开巴拉盖。

    他们说我长大就走了。留在巴拉盖的人在地里种麦子、种葵花、种玉米、种蔬菜、种大棚;还有一些人在跑运输,开着“三马子”(三轮车)倒腾粮食、蔬菜。我在巴拉盖的街道上遇到过田四、武友友,这两个我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为他们写作业的伙伴。岁月改变了容颜,但乡音依旧。谈起往事,我们都笑出了眼泪。

    当年,我写多遍作业比较繁忙,但客观上又多学了,知识巩固的更好了。且两位伙伴对我关爱有加,我用的作业本、铅笔、橡皮、墨水也多由他们提供,也吃了他们不少的炒蚕豆、炒瓜子、红腌菜和糖块。我的考学成功,说来也有两位伙伴的“贡献”。

谈起这段往事,大家都笑了。与我同班的二妹夫又说起我在一、二年级时为同桌女同学写作业的趣事,更是令人忍俊不得。当年,三姑在巴拉盖小学任教,不到六岁的我穿着开裆裤被带到学校随班学习。待我正式上学时,恰同桌留级后与我同班,伊每每以此要挟,让我为她写了两年的作业。直至上了三年级,为田四、武友友写作业后,才得以摆脱。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命运,许是我生来就是一个为他人作嫁衣的人。一九八六年秋,我考上了林校,也没有摆脱为人写作业的命运。三年的中专学习中,我为同班的巴彦淖尔盟的刘涛写了三年作业,特别是作文,他几乎未动过手。毕业参加工作后,一边干专业一边为领导写材料,不经意间混进了作家队伍,成为爬格子、敲键盘的苦行者。

    周末,赖床。做了一个荒诞的梦,又梦到了在巴拉盖学校的考试;时间快到了,我答的三份试卷还没做完,一下子急醒了。睁眼,窗外已一片大亮。打开手机,弹出清明节放假的信息。不由得一怔,冥冥中我将再次踏上巴拉盖的土地,去看望我久违的巴拉盖,去祭奠逝去的亲人们。

    人们都说我长大走了。但有些时候我还是要回巴拉盖的,就像清明节这样的日子,或许有一天我回到巴拉盖就不再走了,谁知道哪?

                               20213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