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平台在催生大批网红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种新潮的职业——吃播。“颜值高”、“胃口大”、“吃不胖”的“大胃王”们通过直播自己吃东西,获得大量粉丝关注。而人们在观看“吃播”视频时,也释放着日常生活中被束缚的自我。不过,在镜头之外,享受了美食的播主们却被爆料,一些人一边狂吃一边催吐,有人因此导致声带嘶哑、牙齿腐蚀。“丧命式”吃播开始得到更多审视。
移动互联网时代,直播平台的出现,成就了不少草根一夜翻身的梦想。本来在传统分工体系中找不到用武之地的TA们,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赋能,拥有了新的舞台。有人唱歌,有人表演,有人做“吃播”。应当说,个体抓住时代风口,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理想,这值得鼓励,但是,凡是皆有度,一旦行为滑向极端,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吃播”是一个很好的生意。有报道显示,头部“吃播”可以年入百万。知名“吃播”密子君第一笔吃播收入就拿到了5000元。做“吃播”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而对观者来说,“大口吃肉”式的饮食场景,一是可以带来感官刺激,享受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二是,观看“吃播”也是一种陪伴,代偿社交功能。所以,正常边界内的“吃播”,应当说可以达成多赢的局面。
但是,“丧命式”吃播的流行,却给这个职业带来很大伤害。有人自虐式“吃播”,不管是朝天椒、辣椒油、还是洋葱,他们都能淡定地一口吞下去;有人打擦边球式“吃播”,一口咬下去“爆头八爪鱼”,墨然喷一脸;或者举着象拔蚌上来就咬。这也实在容易引发暧昧的联想,甚至已经涉嫌违规。
这种“丧命式”吃播虽然赢得了眼球,有了曝光率,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吃播”自身。“丧命式”吃法,首先对“吃播”的胃造成极大负担,肥胖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其会影响人的身体机能。而为避免吃进去的食物摄入体内,不少“吃播”选择催吐,但催吐一是破坏嗓子,二是破坏食道,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前段时间,美籍华裔女大胃王去世,就足为警示。
对观者而言,“丧命式”吃播场景下,生猛的吃法,狰狞的表情,也已经完全脱离了审美的范畴,实际上构成一种“视觉污染”。而观看“吃播”虽然本身具有治愈的功能,但这建立在尊重食物与正常用餐的基础之上,生吞辣吃,早就抹杀了这种功能和意义。
“吃播”作为一种市场产物,其能受到一些人的追捧自有其道理。但有必要提醒的是,“吃播”不能以健康为代价。“丧命式”吃播在互联网世界中固然能更容易吸引眼球,帮播主赚取更多打赏、流量分成与广告费,但是,如果一个健康的体魄没了,其他的也都成了“0”。之于观者,也不必执着于吃个饭一定得有人陪,好好做一顿饭,搭配好营养,吃饭时也就能真正享受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