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众号刷量刷不出影响力

(2016-10-14 16:20:55)
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9月29日发布报告说,微信公众号刷量市场规模,在过去三年里始终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态势,2014年市场规模为215亿元,到现在已升到378亿元。80.6%的营运类公众号有过刷量行为;存在造假行为的微信公众大号中,平均数据真实度只有显示阅读数的30.7%。公众号造流量赚广告,成为快速获取利益的“捷径”。(10月12日新华社)

9月28日,因微信方面填漏洞、改规则,一夜之间,许多大V公号现出原型,点击率出现断崖式下跌。这次“意外”状况扒掉了许多大V公众号的“底裤”,让公众知道,所谓爆款的“十万+”也是可以刷出来的。第三方机构此番发布微信公众号刷量市场规模,则是从宏观数据上揭示出新媒体经济的泡沫之大。

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一度是内容创业的前沿,它为知识与信息的变现,提供了一个低门槛的入口与平台,自带干货的知识达人、媒体人找到用武之地。同时,传统媒体也将其作为寻求转型的重要场域,纷纷开设新媒体账号,试图抓住内容传播的新风口。而今微信公众号被曝出巨大的刷量市场规模,不禁让人质疑:“伪需求”催熟之下的新媒体,其实质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应看到,尽管新媒体行业鱼龙混杂,但依旧有秉持专业主义、专注内容生产的优质供应商。一些靠传统媒体资源护持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其影响力亦不可小觑;另外,一大批专注于某个领域内容生产的垂直公众号也发展得风生水起,并且取得可观经济收益。

但相较于千万数量级的公众号,优质的头部内容毕竟是少数,大量靠兜售劣质鸡汤,迭代、抄袭陈旧信息甚至游走于法律边缘的新媒体活跃于各大内容平台,有的甚至沦为软文发布基地。很难说,它们对公共议题的有效讨论、对社会正派价值观的引导,能产生有多大作用。反而,正如数据所揭示的,在规模巨大的刷量业务中,一些靠造假发展起来的公众号靠大嗓门、靠无底线营销,抢了优质内容生产者的风头,给公众与投资者带来虚假印象。

这直接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在以点击率为风向标的资本面前,一些优质内容因为数据不够亮眼,无法获得资本注入,活得艰难;而那些靠造假堆砌出漂亮数据的公众号却靠价格不菲的广告与资本投资,坐享新媒体经济的红利。这是不公平的。

好在,新媒体的流量泡沫正被逐步戳破,而微信方面也公开表态,平台不欢迎任何虚假的繁荣,承诺“会继续加强技术手段,确保平台的真实、公正和公平”。这都为及时遏制新媒体领域的恶劣风气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定要认识到,用“短期持有,尽量变现”的“挣快钱”心态发展新媒体,终究不会打造一个成功的商业生态。因为任何一个行业生态的构建,诚信是基础,失去了契约精神,新媒体或可坐享短期泡沫红利,但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打造影响力,数据很重要,但不造假是底线。这不仅是针对刷量市场规模达378亿的公众号,也包括电商、直播、网约车等新经济的代表。诚信从来都不是行业经济发展的装饰,而应该是基石。那些靠流量泡沫收割红利的新媒体,也终究会有被逐出赛场的那一天。

供 14日 新民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