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计繁复的大学跑步软件有何用

(2016-10-13 08:25:50)
据报道,长沙师范学院新学期引进了一款手机运动软件,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完成120公里的跑步里程数。更令学生头疼的是,打卡记录还将与体育课成绩挂钩。因此,伴随着新规开始实行,校园里一种新的业务也应运而生,替人代跑,5元一次,打卡付款。(10月12日《北京青年报》)

对学校此举,学生爆料称“学校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完成120公里的跑步里程数”,而据该校宣传人员介绍,软件的安装和跑步打卡并非强制,学生获得体育平时成绩,也有其他课外活动可以选择。现在看来,跑步打卡到底是强制还是自由选择,有待进一步确认。但即便校方的说法属实,考虑到学校热门体育科目向来难抢,也总会有人被挤到这一跑步项目上。要不然,也不会有5元代跑业务的随之而起。

学校鼓励学生跑步没错,问题是跑步打卡的吃相难看:学校不仅规定里程、速度,还明确了具体点位、每天上传成绩的限额,如此煞费苦心的设计,让跑步更像是完成一项艰难的任务,而非锻炼身体。这已经背离了大学体育课“寓运动于乐”的本意。

而5元代跑业务的催生,也无异于是对跑步打卡的打脸:跑步软件的细节设计看似繁复,但学生只要将手机交给代跑人,代跑人照章跑步,一切又都不成其问题。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规定不合理,学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应对。

长沙师范学院引进该跑步软件,对学生跑步进行密切监视,本质上对学生的深深不信任。应承认,高校体育课向来是“逃兵重地”,而在大学生体质普遍下滑的情势下,也需要督促大学生锻炼身体,这也是体育课的职责。就长沙师范学院的该项课程而言,每学期120公里的里程数并不算多,学生如果能跑下来,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要知道,跑步重点在于迈开腿,而不在于你怎样跑,选择什么样的路线跑,强学生以就校规,是越俎代庖,手未免伸得过长。

很多人说,跑步打卡即便是强制也很有必要,因为对学生的身体负责是大学的责任。这种观点是典型的只论结果不看内容。大学的任务是授业更是传道,大学存在的一个重要价值即是自由与多元,而不是强制与扼杀。跑步软件全面接管学生跑步课程,无疑是对这种精神的反制。最具有包容精神的大学竟如此蛮横,让人心寒。

还需要追问的是,学校在将这一跑步软件引进体育课时,有没有征求过学生意见,进行民主评议?引进这样一个被学生广泛非议的软件,是否严格遵守了招投标程序?其中有无利益输送?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厘清。、

10月13日  中国青年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