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女排精神,致敬郎平
(2016-08-21 12:33:04)3:1,中国女排赢了,时隔十二年,再次获得奥运冠军。
这场比赛赢得并不容易,每一次发球、扣球都让人绷紧心弦,紧张到冒汗。好在,中国队赢了,赢了。
这或许是本届奥运会最能牵动人心的一场比赛,不仅因为战况之激烈,也是因为,作为三大球之一的排球,是中国大球类运动中,唯一挽回国人颜面的比赛项目,作为精神遗产存在的中国女排,依旧在构建着国民的国族认同。
在这个国家已经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自己强大的当下,女排是个例外,她的成功与失利,她的高扬与隐忍,始终是国民与女排同呼吸共命运的所在。女排激战荷兰的半决赛,收视率达到惊人的50%,便说明了问题。
女排何以让人如此牵挂?人们无一例外会想到“女排精神”。八十年代中国女排豪取世界大赛五连胜,并第一次获得奥运冠军,以郎平作为代表人物的中国女排,被媒体广泛报道,衍生出“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各行各业掀起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女排成为一个模范存在。
正是这份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支撑着女排即便遭遇低谷,也能坚强挺住,从新再来。
2004年雅典封王以后,中国女排载沉载浮,伤病、队员新老交替、换帅频繁,一度徘徊于低谷,直至进入里约周期,郎平走马上任,培养新人、训练队员基本功、打造稳定战术,终于淬炼出又一支铁血队伍。14年世锦赛亚军、15年世界杯冠军,在郎平带领下,中国女排再登世界巅峰。
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退缩,也尽其所能向前冲。每一次不认输地坚持,都代表着某种征服的可能性。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0:2的绝境下,顽强反击,终得金牌;本届奥运会小组赛两胜三负,惊险出线;1/4决赛,血性逆转巴西,打出史诗一战。中国女排低开高走,最终,重新登上世界巅峰。
于国民而言,女排既是中国体育顽强拼搏的符号,也是一份永恒的记忆。今日对女排的胜利我们有多兴奋,昔日的美好记忆就有多清晰。女排是一个打通几代人的载体,她的坚忍一心,让我们看到拼搏的力量。所谓体育之美,从来不就是如此吗?
我们尤其要感谢一个人,当然是郎平。作为中国女排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她带给国人的感动与激扬,值得长久感念。作为运动员的郎平,实现了中国女排的历史性突破,并一度带领中国女排统治上世纪80年代的排坛;作为教练员的郎平,她留洋求学、带队执教,终而复归,带领困境中的中国女排重新昂扬。她已经是中国竞技体育的一部分,女排夺冠,她居首功。
一个专业又懂得如何与队员相处的主帅,一群永不言弃、团结奋进的铁血姑娘,取得今时今日的成功,正如种下一粒种子,精心施肥呵护,根深叶茂,开花结果,实在没什么好奇怪的。
不管你承不承认,所有关注这场球赛的中国观众,不分阶层,不论左右,空前达成一致,那就是“中国要赢”。女排夺冠后的一霎那,网络上点赞之声刷屏,正如1982全国各地民众赞扬女排精神的“三万件来信”,寄托着满满的敬意与家国情怀。
深厚的底蕴、拼搏的精神、专业严苛的指导,让这届中国女排再次站上奥林匹克之颠。所谓女排精神,莫过于此。
首发 沸腾
前一篇:中元节又到,文明祭祀不必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