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刹海“文保区”违规酒店是怎样建起来的?

(2016-07-31 15:48:57)
据新京报报道,有市民反映,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鼓楼西大街一处院落被改建成酒店,已建成5年多,疑似违建。附近居民多次向相关部门投诉。北京市西城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确实存在规划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的情况,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西城分局目前也已认定酒店违建事实成立。

前脚东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违建刚被拆除,后脚西城“文保区”内又现三层违建酒店,这违法节奏,于产权方而言,诚所谓“东城西城,心理攸同”,违建起来,谁都不后进。

不论是从西城规划局的表态,还是从酒店规划许可证上显示的信息来看,三层酒店违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整改、拆除,应该是可以预见的走向。但整改不能代替追问:违规存在五年的酒店,当初是怎么建起来的?从施工到正式营业,市民一再举报,为什么能一直坚挺如故?监管去哪儿了?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内的建筑,“不得突破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违反建筑体量、色彩等要求;不得破坏历史文化街区内保护规划确定的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但接近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与三层楼的高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原院落的容积。如此扎眼的一个建筑物拔地而起,说城建部门没有发现,有点说不过去。

一个颇堪注意的细节是,酒店2015年营业后,附近居民多次向有关部门投诉,“但都没有效果”,直到去年,城管部门才经过现场勘察发现,该酒店确实存在违建问题,已转至规划部门处理。彼时,从施工队进驻开始算起,已经过了五年,这办事效率也堪称“龟速”了。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点。其牵涉的责任主体亦比较多元,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这其中既有文保部门,也有规划与城管部门,多个部门都有保护文保区的职责。而一座违建建筑能存续这么长时间不被处理,在多重监管下成为漏网之鱼,确实说不过去。实际上,根据规定,对依法负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职责的公职人员,如有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玩忽职守等行为的,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对“文保区”内的违章建筑,不应该是“拆了东城又拆西城”。“文保区”的保护,需要防患于未然,职能部门发现违建苗头及时将其掐灭,才是正确的预防违章建筑的姿势。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质感的保留,需要每个人、每个部门抖擞精神,勉励保护,而不应该纵容违章建筑的发生。

刊  新京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