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成就史上最热田径世锦赛?
(2015-08-31 14:57:35)
标签:
体育 |
2015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从8月22日开赛,到昨天已经全部收官。与场上运动员激情澎湃的画面相比,场下民众同样热情似火。尤其是29日四名中国小伙儿勇夺男子4x100米接力赛亚军后,民众热情更是冲上顶点。与以往田径赛事相比,这种景象并不多见。
民间对本届田径世锦赛投入巨大热情,与举办地是北京有关,更与苏炳添历史性进入百米短跑决赛、男子短跑队夺得4x100米接力赛亚军有关。此外,一个需要提到的细节是,与本届世锦赛第一个项目“男子马拉松”同时进行的还有一个叫“十公里大众跑”,一万个人与专业运动员同时开跑,这一设计,就将民众参与的气氛拉动了起来。
这背后一个更大的背景或是,全民健身运动正在兴起。民众对田径世锦赛高度关注,正是这种热潮的投射。
某种程度上,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反映的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的逐步强大。逐步实现财务自由的中产人士,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他们需要强健的体魄与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在这种诉求下,以他们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健身热潮,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就发酵成了一个整体的文化氛围。而在一个越来越注重健身文化的氛围下,关注田径世锦赛,是民众精神活动的一部分。
与民间对本届田径世锦赛投入巨大热情相映成趣的是,马拉松运动在中国各地的兴起与壮大。如果说,田径世锦赛上众多竞技项目是有门槛与资格限制的,那民间的马拉松运动,则是零门槛、去身份的。绝大多数人,并不以获取名次为目标,他们寻求的是一种参与感与轻松自在的心态,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身体的强健。这也正是全民健身运动的精髓所在。
所以,民众对田径世锦赛的热情,正得益于这种全民健身文化的催生。而相比于世锦赛灯专业赛事,那些民间的健身运动无疑更接地气。
苏炳添们夺得佳绩之所以引发全民刷屏,自然有着个性因素:中国在田径短跑项目上一向弱势,人们迫切需要有人在短跑项目上实历史性突破,以填补心理空缺。一旦有人实现了这一目标,万人空巷般地庆祝是自然而然的事儿。但从赛事一开始就受关注来看,苏炳添们的优异表现也只是激发民众热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已。
实际上,全民健身运动热潮的勃发与竞技比赛的成绩更有着直接关系。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牙买加运动员之所以在短跑项目上笑傲田坛,除了与加勒比海地区人种特殊体质有关外,更与该国人热衷短跑运动的氛围有关。有媒体这样描述:在牙买加,只要有一块稍微像样的空地,上面就有年轻人在安排即兴的短跑比赛,因为他们都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短跑之王”。 这同样是一种全民健身。
就此来说,一个国家有没有全民健身的氛围,与它能否在专业赛事上取得佳绩休戚相关。田径是这样,足球、篮球同样是这样。而民众关注田径世锦赛的热情,不过也是全面健身热潮在精神层面的投射而已。
8月31日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