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中华行成为重塑山西品牌契机

(2014-12-12 23:54:05)
标签:

股票

           

自去年6月份开始的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到现在已经走过全国16个城市,所经之地,除让当地民众感受到浓郁的三晋风情外,更是力度空前地推介了山西品牌。一批知名产品,如平遥牛肉、闻喜煮饼、柳林碗秃、古灯调味品等等,纷纷走向全国,不仅带动参展企业销售额的增长,更拓展了“山西制造”的市场,这一点,或许是山西品牌中华行带来的最直接的收益。
   所谓“山西品牌中华行”,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山西品牌”。品牌是一个企业价值的体现,也是市场认同的标志。只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一个企业才有做大做强的可能。我们宣传山西品牌,要把山西品牌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自然有着扩充市场领地的考量。但也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山西品牌名声多限于内而不闻于外,外界对山西品牌的认识过于刻板与单一。
   长久以来,省外人一提到山西,一般都会想到两样东西:煤与醋,尴尬的是,也往往仅限于这两种东西。而且,煤作为传统的第二产业产品,在公众惯常印象中,并不能代表品牌所蕴含的顶好与先进,反而会被认为是落后与暴利的代名词;至于山西陈醋,虽驰名中外,但对整个三晋大地来说,仅仅一坛醋,又实难代表山西品牌的全部。
   实际上,山西自古出品牌。这个“品牌”,既是指器物,更是指文化。史学界有有一个说法,华夏文明看山西。这不仅是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华夏文明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山西炎帝时期,更是指几千年来三晋大地上延绵不绝的文化气象:晋国霸业、民族熔炉、龙兴之地、明清晋商,历久而不衰,这是山西最大的品牌。
   就狭义的器物层面而言,古代的 “三晋制造”也名闻遐迩。远追唐朝,杜甫诗云“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诗中窥史,可知并州剪刀美名远扬;近至明清,晋商通过经营盐铁皮毛,创办票号,铸就了近代商业史上的奇迹;并在此过程中,创办了一系列大品牌,日昇昌、蔚太厚、六必居等等。而这些品牌之所以能一直延续到现在,本身就说明了“三晋制造”的坚韧生命力。
   从而也可以说,文化底蕴深厚的山西,一直就有着孕育品牌的优质土壤。只不过,时至今日,品牌的传扬,已远不是靠质量就可以取胜,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将酒香从巷子里引出来,如何让更多人品尝到美酒,或许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传媒平台、有创意的广告策划以及更准确的市场定位。
   众多优质的山西品牌,为何在全国的知名度不够高?原因或就在这里。有人曾罗列山西品牌的几种病症:品牌巨婴症,缺少差异性,广告策划少。品牌生长不起来,同质化严重,原因固然复杂:或囿于企业资金匮乏,或囿于创新缺失,但更要看到一点,名气打不出来,宣传不到位占很大一部分原因。现代化商业宣传,赋予了企业经营一种神秘而又暧昧的力量:产品质优价廉却没有宣传,有时很难得到大众认可;而有些质量并不是很好的产品,通过营销与炒作,反而能“一炮而红”。
   以此来观照山西品牌,众多的老字号与特色产品,无不质量上乘,但它们在国内主流媒体上的宣传,却并不常见。山西品牌难以被周知,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正是看到了宣传的重要性。通过一站站的活动,也的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管是对参展企业,还是对三晋文化,都起到了宣传效果。但也应认识到,活动行走的每一站,只是点对点的宣传,如果能够辅助其他手段,比如参展企业在国内大媒体上多做宣传,找名人代言,在消费社会的名人效应辅助下,或许更能打响名气,取得更好的效果。
   所谓“品牌”,一半是物质,一半是文化。或者说,品牌本身就是文化。山西品牌中华行既可以看成一种市场行为,也可以看成一种文化行为。从市场维度来看,宣传山西品牌的同时,不能忘了产权、信用与企业家精神;从文化角度来看,一是要突出三晋文化特色的品牌,二是要加强品牌创新,独此一家才能超越竞争者。
   山西品牌中华行是一场活动,但我们又不能仅仅将其看做一场活动,如何将其打造出品牌制造、文化宣传的契机,是活动之外更应该思考的事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