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车事故频发,是否可以考虑废除“撤点并校”了?

(2014-11-20 14:37:53)

                    

7时31分,山东蓬莱潮水镇新机场连接路上发生一起大货车与一小型面包车相撞事故,截至11时许,已造成12死3伤。新华社消息称,事故中的面包车为接送幼儿园小孩的车辆。新京报记者获悉,12名死者中有多名幼儿。10月19日《新京报》)

 

又是校车事故!又是孩子之殇!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多少起被公开报道的校车事故了,但每当这样的悲剧发生,还是一样会激起彻骨的痛感!痛感,既来自对这些素不相识幼儿的怜悯,也来自对自己与亲人孩子的担忧——谁能保证,突如其来的悲剧,下一次不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呢?有些事儿,经不起细想,想多了,让人不寒而栗。

 

悲剧已然发生,很难明确界定,这起事故,到底是谁的责任。毕竟,风险社会,偶然性事故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大,事故的构成机制也越来越复杂,性质越来越难以鉴定。也由此,具体的责任分摊,也就变得不再那么清爽。“侧翻货车把面包车压在底下”,或许就是因为货车零部件发生故障或路况不好呢?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些孩子今天没有坐这辆“校车”,悲剧就肯定不会发生。再往前推,如果这些孩子不用到附近的村子上学,就肯定不会坐校车。这也不得不引出“撤点并校”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乘车上学,还是因为“撤点并校”。就此而言,校车悲剧再次发生,“撤点并校”需要再次被摆到台面上反思。

 

2001年,为了“完善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投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出台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该文件第十三条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表示要“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由此,农村“撤点并校”剧目拉开。

 

“撤点并校”其心可鉴。不可否认,计划生育从90年代在农村的贯彻落实,直接导致了2000年以后适龄入学儿童的减少,如果每村一校,确实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将有限的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可以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撤点并校,以素质教育为基点,的确不乏善意。

 

但硬币的另一面,或许在素质教育的名义下,被刻意缩小甚至忽略了。那就是,并校之后,相关的配套譬如寄宿制、合法校车的配备、交通路线的布局与整修,并没有同步跟进。而基于农村人口谋生的分散性与流动性,很多家长也不可一日三次(甚至更多次)接送孩子,只得让不具有营运牌照、安全技术标准不达标的校车来承运学生,再加上司机技术的不过关,路权的阙如,由此导致校车发生危险的概率越来越大。

 

还有一点也不能忽视。农村撤点并校,不仅造成儿童上学的障碍,更是对原有熟人社区的破坏。因为一旦撤点并校,很多家庭可能就会举家搬迁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人社区,人情冷漠,很有可能给犯罪制造机会。汾西斌斌的悲剧,就是一个真实写照陌生社区既缺乏互通有无的情感纽带,也无彼此守候的社区共识。”悲剧的种,或许就会悄然埋下。

 

   一项良好的公共政策,一定是能随着时代发展灵活应变的政策。“撤点并校”可能在当时适应了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但毕竟已经14年了,14年农村的教育状况早已发生较大变化,在校车悲剧频发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就不妨重新调研、科学分析,看看是否有必要改弦更辙,重新整合农村教育资源。这是为我们最亲爱的孩子着想,能不重视吗?

 

链接:http://news.sohu.com/20141119/n406182843.shtml

 

  珠江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