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
(2014-09-10 22:28:19)
|
|
□王言虎(山西太原)
考上清华北大,恩平考生不仅可以获100万元奖金,还可获赠洋房一套。为扭转优质生源流失,重振恩平教育事业,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回乡设立高考专项奖励基金。(9月9日《南方都市报》)
同乡会设立高考专项奖励基金回报乡梓,对恩平教育发展肯定是一件好事儿。而且,民间基金想怎么用当然只是捐赠者说了算,他人本无从置喙。只不过,将奖金直接分配给个体,固然能带来激励,但最终受益的范围实在太小。高分考生或是一地教育质量的标志,但绝不是推动教育水平提高的基础。高考专项奖励基金充其量只能算教育发展的锦上添花罢了。
基于这种判断,笔者大胆设想:如果我是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我会怎样安排总额为3000万的教育支持基金?首先我会拿出一部分基金改善境况较差教师的福利待遇。在一个完整的人才培训系统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不仅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引导者。但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不可避免地需要职业尊严与体面生活。如果教师待遇太低,感受不到职业尊严,很难实现以上功能。
有调查显示,55.15%的教师认为自己地位“不高”,70.58%表示“超负荷”工作。而且,中国3000万教师队伍中,还有30多万代课老师。代课老师待遇低、生活无保障早已是事实。同乡会就不妨拿出部分资金用来改善代课教师、农村教师的待遇。待遇提高,教师积极性才能提高,也才能促进教育发展。
其次,如果我是冯活灵,与其拿出巨额奖金奖励个体,不如在当地建一座图书馆或科技馆。观察一个地方的教育水平与文明程度,不是看名校入学率,不是看出了多少状元,而是看一地有没有有厚度的文化机构。所谓“多建一座图书馆,就能少建一座监狱”,用基金建一座图书馆并能精心运营,对一地的文化氛围必能产生相当濡染作用。谈笑之间有风度,人人皆有正道直行的道德勇气,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功德。
当然,促进教育发展,一个同乡会基金显然不够,仅从师资水平、文化机构着眼也未免捉襟见肘。但可以明确的是,靠重奖高分考生,显然过于实用主义,文化发展的事儿,想必还得从文化角度来考量。
刊《燕赵晚报》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