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碳成为一种共通的价值理念
(2014-06-12 08:40:29)
标签:
财经 |
9日,山西省发改委出台了《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3—2020年)》。《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省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5%,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森林覆盖率达到26%,森林蓄积保有量达到1.5亿立方米。今天是第二个“全国低碳日”,省发改委在太原市龙潭公园举行了宣传活动,向大家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并对《规划》进行了分析解读。(6月11日《山西晚报》)
出台《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3—2020年)》,为低碳环保工作的开展标定一个总体框架;在“全国低碳日”宣传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将低碳理念传播给社区市民。这些努力,都在昭示,要让低碳成为一种共通的价值理念,让低碳成为一种稳固的生活方式。
所谓低碳,就是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尽量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这其中,既涉及到普通居民节约便捷的生活方式,也有企业发展模式由高能耗向低能耗的经济转型,当然,更要有公共机构的率先垂范。
政府是社会风气的桥头堡,之于任何一项正向的社会价值,政府都要走在前面。事实上,在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这方面,最近两年政府确实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范,都内嵌着对公共机构低碳生活的要求。
比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就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实行社会化供应。行走在马路上的公车减少,碳排放自然就会降低。北京曾出台《空气重污染应急方案》,对公车在严重污染时进行限行,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公车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制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示范低碳的工作生活方式,不仅具有垂范效应,本身就是对碳排放的大量减少。
对企业来说,降低能耗,实行更低碳环保的的生产方式,
对居民而言,倡导低碳生活,亦是百益而无一害的事儿。低碳生活不仅意味着经济成本的划算,也十分有益于身体健康。比如出门多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既省钱又锻炼身体。再比如手洗代替机洗,少乘电梯,多爬楼梯,诸多低碳生活方式,都是积极健康生活态度的表征,值得所有人效仿。
链接:http://epaper.sxrb.com/shtml/sxwb/20140611/343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