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薪立法,不足以保障职工权益
(2013-11-29 15:15:21)
标签:
杂谈 |
26日召开的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再次对《河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草案)(审议修改稿)》(以下简称《条例(草案)》)进行审议。今后,老板再百般推托不开工资集体协商会,或无正当理由却始终不给员工加薪,就可能被处以一千元至一万元的罚款。(11月27日大河网)
加薪升职,可谓每个职场人的梦想。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弱劳强资的话语格局下,有时候你再怎么强烈呼吁,用人单位也会漠然置之。或许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据全国总工会201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两成职工5年间从未涨过工资。其间悲怆,不言自明。
欠薪入罪都已破冰,加薪困局却为何蹒跚独行?事实上,针对加薪问题,我国也早已设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劳资双方并不是没有平等博弈的平台。但问题在于,关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规定,只是散见于《劳动法》、《工会法》等宏观法律,而且只是原则性规定,操作细节阙如,难说有什么真正效果;即便各地出台了具体的《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又因罚则不明,导致悬空。
在这种背景下,《河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草案)》将罚则引入加薪,就颇具意义。一者,“无正当理由不加薪便挨罚”的规定,虽然罚款至多不过2万元,但对一些中小、小微企业来说也并不是个小数目,能产生一定威慑力;二者,督促老板及时召开工资协商会,确保了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的权利通道,可真正激活工资协商制度。
但为工资协商制度单独立法、明确罚则,是否就一定能确保职工的涨薪权益?企业不涨薪就一定能受到惩罚?这恐怕是另一个问题。当初,很多人认为职工带薪休假迟迟不能落地是因其厕身于《劳动法》,而没有专门的单一立法,但当2008年《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颁布施行,明确了实施细则与罚则,带薪休假是否落实到位了呢?答案不言而喻;另一个隐忧是,“不加薪便罚款”还只是写在地方《条例》的草案里,能否最终出台也是个问题。
也就是说,职工加薪,法律刚性固然重要,但具体落地才是关键。这其中,自然需要劳动行政部门的的有力监管。这个监管,应该摒弃带薪休假“不举不究”的懒政思维,强化主动监督,真正让法律善意落到实处。
链接:http://news.cnr.cn/native/gd/201311/t20131127_5142446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