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城市没法进行户籍改革”论过于焦虑

(2013-09-27 12:08:30)

                    “大城市没法进行户籍改革”也要改革

 

                   

 

                     与发改委官员商榷 “大城市没法进行户籍改革”论

 

备受关注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再次成为城镇化背景下的核心议题。国家发改委官员李铁认为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因为它们集中了全国最好的资源,福利基本上接近于发达国家了。对于中国的一个城市,要解决户籍同时要解决含在户籍上的公共福利,意味着政府的支出一定会向这方面倾斜,会使原来的居民福利受到很大的影响。(《经济参考报》26日报道)

 

“大城市没有办法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很多人看来,又可掷入“雷语”一列:不论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还是《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都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设为重要任务,户改早已写进“顶层设计”;况且,以“积分入户”为主要形式的户改,已在北上广“轰轰烈烈”展开。而今,你一个小学者型官僚跳将出来,来一句“大城市没法进行改革”,这难道是“搅局”的节奏?

 

如此解读,也未免诛心。“大城市没法进行改革”,或只是李铁表达不当,失之严谨,可这背后,也折射出某种看待户改的视角:北上广不同于其他城市,“集中了全国最好的资源”,而这势必引起集聚效应,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若转换户籍,便意味着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的支出一定会向这方面倾斜”,这是否会削弱原住民的福利?

 

这种声音,其实与反对“异地高考”是一个逻辑。即害怕外来人员抢了自己的蛋糕,侵损既有福利。此种逻辑的基点在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我的地盘我做主”。

 

这当然属于谬种流传。一者,僵化的户籍制度,本来就覆裹着原罪色彩。1958年,国家为防止“盲流”大量涌入城市,以“维持社会秩序”之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从此,国民自由迁徙权受到限制,而附着在户口上面的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福利也一并被固化。户改、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是在偿付历史欠账。

 

二者,一个被反复强调的道理是,既然外来人员同样在为这个城市提供服务,就应该享有与户籍人口相等的福利待遇,汗水与福利不对等,是“制度歧视”。更何况,像京沪这般大城市的原住民,很多时候,创造的实际价值并不如外来人口多。房价高企带来溢出效应,很多原住民,靠出租房产、做寓公便可“潇洒过一生”。若按贡献论,外来人口应享受的福利要比这些寓公多得多。

 

三者,从人群交流角度讲,“大城市没法进行户籍改革”论也欠妥。城市是人类建构并满足各种交流的公共空间,而压抑外来人口福利,必定阻挡外来人口与原住民的人群交流,还可能造成“族群仇恨”,引发城市治安问题。尤其是京沪这般国际化大都市,自身定位就是“开放包容”,而所谓“开放包容”不只是对外,也指对内。阻挡外来人口落户,不符合大城市的精神气质。

 

“大城市没法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荒谬还在于,他只看了到怎样分蛋糕的纠结,却无视了城市做大蛋糕的能力。对京沪而言,其经济发展水平早已接近发达国家,支付能力已足够强大,只要有决心,推进户改,不是难题。据悉,北京2012年财政收入高达3314亿元,人均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要知道,我们所讲的户改,并非一步完成,按现在大城市的“积分入户”政策,每年外来人口的居住入户也只是小概率事件,于财政而言九牛一毛。

 

由此而论,李铁先生“大城市没法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论,未免多虑了。(作者:王言虎)

 

链接:

http://finance.cnr.cn/gundong/201309/t20130926_513691325.shtml


刊《兰州晨报》、《燕赵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