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做得比较好的A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2016-06-23 13:29:23)
标签:
股票 |
分类: 行业研究 |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日常护理等医疗服务需求升级,促进了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
目前上市公司介入医疗行业的方式主要为新建、并购以及托管医院,通过产业链延伸与主业契合,更好的发挥协同效应。除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两家专业的医疗服务类上市公司外,多数是“半路出家”的制药企业。
现在整理一下在医疗服务方面做得比较好A股上市公司,并进行了分类。
一、主要通过并购做强医疗服务
恒康医疗(002219)
公司主营业务由上市之初的药品制造转变为医疗服务与药品制造并重。依靠“独一味”胶囊上市的恒康医疗(002219),切入医疗服务领域不到3年时间,已有6000余张床位,预计到2020年实现床位规模4万张。
公司立足于“大健康”产业,坚持“药品制造+医疗服务”双轮驱动战略,加大对医疗服务标的 的并购整合,逐步形成了公司目前以“医疗服务”为核心,包括医疗服务、药品制造、日化、保健品等四大产业板块。
近年来恒康医疗对医疗服务标的的并购整合,扩大医疗服务业务规模,完善学科建设,基本实现了公司以肿瘤诊疗、高端妇产为重点的 “大专科、强综合”的医疗服务阶段性产业布局,并完善从肿瘤筛查、诊断到肿瘤质子治疗、靶向治疗及术后康复等领域的科学布局,实现公司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015年,公司加大了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服务标的并购力度,先后完成了瓦三医院、盱眙医院、杰傲湃思、福源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的并购整合工作,公司已控股并拥有瓦三医院、盱眙医院、赣西医院、辽渔医院等八家二级以上医院。
公司先后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共同建设质子治疗中心达成合作意向。
1、建肿瘤质子治疗中心
2016年3月8日,公司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签署《合作意向协议》,双方拟在大连或附属二院约定区域共同组建附属二院质子治疗中心。公司以现金出资5000万元成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对肿瘤质子治疗中心进行管理运营,项目公司业务范围包含:质子治疗,光子治疗,辅助设备:CT,MR,细胞治疗及相应实验室配套,100-150张病床。附属二院质子治疗中心具体股份比例,收益分配等事项,双方进一步协议,并另行约定。公司负责引进医用质子加速器及国外高端放射性设备,其他肿瘤设备,辅助诊断及配套设备,土地基建等。
2、拟收购崇州二院70%股权
2016年1月份,公司拟向朱志忠支付现金12390万元收购其持有的崇州二院70%股权。公司拟终止“萍乡市赣西医院有限公司整体改造项目”,并将募资余额11898.90万元全部用于收购崇州二院70%股权。崇州二院是一所集医,教,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营利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截止2015年9月30日,崇州二院许可床位246张,设置科室42个,拥有职工634人,其中:中高级职称10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崇州二院现有国内外高,精,尖医疗设备30余台。崇州二院的骨科,康复科,超声医学已成为崇州市专业质量控制中心,骨科,神经外科,微创外科(手足外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崇州二院201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为12558.5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63.22万元(经审计合并数据)。
3、开展医院影像中心托管
2016年6月17日公告成立全资医学影像公司——恒康医疗集团上海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业务及开展医院影像中心托管、远程医学影像诊断。
6月20日恒康医疗公告与广西省鹿寨县卫计局签署了《投资协议书》,双方投资共建鹿寨县影像与检验中心。
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8,172.82万元,同比增长72.35%,利润总额40,054.02万元,同比增长37.96%,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362.63万元,同比增长25.76%。
宜华健康(000150)
2015年,公司的主营业务发生调整:出售了广东宜华、汕头荣信、梅州宜华100%股权,实现了原有地产业务的全部置出;收购了达孜赛勒康、爱奥乐100%股权,新增了以医院、诊疗中心运营管理为主的医疗服务业务和以远程医疗器械为主的健康管理业务。
2015年度,公司完善了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战略布局,构建了围绕医院非诊疗服务、医院及治疗中心、健康管理业务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未来将继续通过聚焦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运营及服务,围绕医院管理、诊疗检测、健康管理、养老康复等领域,逐步打造体系完整,协同高效的医疗健康产业生态圈。
公司目前是国内服务网络最广的医疗服务提供商之一:为全国超过120家的大中型医院提供全方位非诊疗综合服务;与 455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与腾讯、九号云健康、贵州百灵、江苏先声、仁和药业等互联网和医药界知名企业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目前在医疗健康领域主要向三大业务板块布局,包括医疗非诊疗服务业务、医疗及诊疗中心和健康管理业务、养老康护业务。
1、医疗非诊疗服务业务,宜华健康通过子公司众安康经营医疗非诊疗服务业务,其业务内容主要为医疗后勤服务和医疗专业工程。
2、医院、诊疗中心及健康管理业务,公司通过收购达孜赛勒康和爱奥乐进入了医院、诊疗中心和健康管理领域,达孜赛勒康主营业务包括医院的运营与管理、治疗中心的投资运营等,爱奥乐主营业务为远程医疗器械设备生产与销售。
3、养老康护业务
2016年初,公司签订购买亲和源58.33%股权的框架协议,亲和源的主营业务是会员制养老社区运营和提供养老服务管理,是国内最早一批探索商业化社区养老的企业,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收购完成后,公司将依托亲和源开展养老康护业务。
公司2015年度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03,122万元,同比增长554.03%,实现净利润5161万元,同比增长73.07%。
复星医药(600196)
公司主要从事药品制造与研发、医疗服务、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医药分销与零售,其中以药品制造与研发为主,并以医疗服务为发展重点。
公司直接运营的业务可以细分为药品制造与研发(含原料药和制剂)、医疗服务(医院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含诊断试剂;牙科、手术、输血器械及耗材;医疗及美容器械的研发生产与代理销售)三大板块,每个业务板块均由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团队进行经营和发展。
复星医药集团自 2009年进入医疗服务领域以来,已完成多项医院投资并购,初步形成了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战略布局,已经成为医院投资和管理运营的行业领先者之一。
2015年,禅城医院新综合医疗大楼“精进楼”投入使用,为打造差异化医疗服务平台打下基础;钟吾医院康复体检医院启动建设,使集团医疗服务平台更趋多元化;复星医药分别参与创设温州老年病医院和齐鲁医管,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办医新模式;启动建设台州浙东医院、参与创设星双健医疗投资,积极整合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探索医养新模式;进入并布局血透领域,规划产业链整合;此外,通过开拓与“挂号网”的战略合作以及领投 “名医主刀”A 轮融资,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的无缝嫁接,形成 O2O 闭环,探索医疗服务业态和模式的创新。
2015年,复星医药控股的医疗服务业务共计实现收入人民币 137,875.78万元,较 2014 年增 长 16.26%;实现分部业绩人民币 20,276.82 万元,较 2014 年增长 18.96%;实现分部利润人民币 7,593.88 万元,较 2014 年下降 32.08%;剔除本年及上年新增联营公司分占损益后,分部利润较 2014 同比增加 19.65%。2015年年末,复星医药控股的禅城医院、济民医院、广济医院及钟吾医院合计核定床位 2,770 张。 此外,公司积极支持并推动美中互利旗下高端医疗服务领先品牌“和睦家”医院和诊所网络的发展和布局。2015 年,“和睦家”医院继续保持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高端医疗领域的品牌号召力和领先地位,青岛和睦家医院于报告期内开业、广州和睦家医院也在加紧建设中。
信邦制药(002390)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医药制造业务,2014年公司完成对科开医药的并购,主营业务延伸至医药流通和医疗服务领域,形成了集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医药流通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医药集团,提升了公司在省内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地位。
医疗服务的优势
1、拥有公司下属肿瘤医院、白云医院、乌当医院、安顺医院、仁怀新朝阳医院等医疗机构,其中肿瘤医院是贵州省唯一的三甲肿瘤专科医院,白云医院是有较高知名度三级综合医院,在贵州省已形成了一定品牌效应;
2、公司下属医院拥有床位数近4,000张,医疗机构具有各自的特色学科、专家团队及职能分工,已建立起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优质医院网络;
3、经过近十年的积累,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了较为稳定的 管理和业务高端人才队伍,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医疗运营模式。
4、运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建立了以贵医附院及公司下属医院为核心的互联网医院平台 “贵医云”,能够提供手机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终端连接、药店在线咨询、乡村卫生院远程诊断指导四个服务渠道,初步形成集医生、药师、患者、数据、服务为一体的云端医疗联合体。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7,975.61万元,同比增长68.80%;实现净利润16,840.91万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9.4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437.9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0.45%;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比去年同期的0.13元上升7.69%。
金陵药业(000919)
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 :
公司将利用比较优势,同时打造医药产销和医疗服务两个盈利平台,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得两个主业的盈利水平达到并驾齐驱。
医疗服务业务:
医疗服务业务主要由公司宿迁医院、仪征医院和安庆医院提供。
公司拥有运作医院项目的经验和能力,现控股三家综合性医院:宿迁医院为三级乙等医院,仪征医院、安庆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
医院建设成为公司“两个平台”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宿迁医院继续以“三甲”创建工作为主线,集中开展“狠抓医疗质量,注重医疗安全,加强科研发展,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经营业绩保持平稳增长。仪征医院全面夯实创建三级医院所需的技术和人才基础,积极发展高端医疗服务工作,筹备落实高端产科单元、开设ICU 病区、组建肿瘤规范化治疗中心等项目,医院发展步入快车道。安庆医院以改革为抓手、以管理为手段、以鼓楼医院为依托,在质量、技术、服务、科教、环境上都取得了一定进步,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总 收入322,137.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1%营业利润32,201.4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810.93万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54%。
二、通过PPP模式进行医院经营管理
尚荣医疗(002551)
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现代化医院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包括医院整体建设、医疗器械产销和医院后勤管理服务三大业务板块。
公司依托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传统优势,致力于配套开展医院建设的规划设计、医疗专业工程、医疗设备配置、医疗信息系统、医院后勤管理及医用耗材产销等业务,实现了较为 完整的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在传统买方信贷模式以外,从2015年开始尝试医院建设的创新模式,以“投资+建设”业务模式,积极参与部分医院混合所有制改造。以PPP【建设、拥有、运营BOO)】模式,介入医院的投资运营和管理,我国二级医院2014年整体收入为5200亿,假设10%-20%存在改制需求,则潜在市场达500-1000亿。
公司在秦皇岛二院及独山PPP项目成功运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公司将争取用3-5年的时间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并运营超过30家三级医院。在投资、运营医院的同时,构建医疗物流、耗材产销、器械产销、医院投资等四大产业平台,在此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线下医疗资源,适时开展移动医疗服务,力争用十年时间将公司打造成国内大型的综合医疗服务提供商。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6,631.95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2.81%;营业利润 18,150.51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8.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606.03 万元,比 上年同期增加 33.19%。
三、自己开设医疗机构
通策医疗(600763)
公司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医疗服务的投资。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自进入民营医疗领域以来,在口腔医疗服务领域推行“旗舰总院+分院”的模式进行布局与扩张,并在努力做好、做实口腔医疗服务的同时,通过引入国际著名品牌和技术,进军辅助生殖医疗服 务领域,打造辅助生殖市场领先地位。公司目前主营业务收入为口腔医疗服务收入和辅助生殖医疗服务收入。
2015 年,公司继续打造医院集团化的经营模式,公司下属杭州口腔医院新总院及昆明市妇幼 保健生殖医学医院先后正式投入运营。同时,公司继续积极对外拓宽医疗市场,公司陆续公告了新建杭州萧山通策杭口口腔医院及宁波北仑通策口腔医院;北京京朝口腔医院迁址新建、杭州城西口腔医院扩建等项目,扩展了公司的经营网点。
打造旗舰中心口腔医院
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2016 年公司将实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 都等中心型大城市的布局,筹建各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2,355,694.38 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30.5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92,481,831.87 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74.79%。公司报告期的营业收入主要为口腔医疗服务收入,公司旗下各主要子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马应龙(600993)
马应龙通过旗下子公司马应龙药业集团连锁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医院诊疗业务,目前控股和经营十家肛肠专科连锁医院和肛肠诊疗中心,总经营面积达 3 万多平方米,拥有床位总数 1150 张,汇聚了一批由中国肛肠病治疗领域具影响力的专家,能够为肛肠病人提供全套的综合性诊疗解决方案。
2015年,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17.8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05%;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2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81%,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9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02%。
四、自建+并购
益佰制药(600594)
主要业务:
“谋求核心优势转型,布局肿瘤医疗服务”。
依托在肿瘤治疗领域独有的优势,2015 年初,公司提出 了“聚焦大肿瘤、拥抱互联网”发展战略,着手布局肿瘤医疗服务和移动互联网。2015年,公司从“资本、 资源、平台”等多方着手,布局肿瘤医疗服务。
2015 年 7 月,公司与中钰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投资规模 30 亿 肿瘤医疗产业并购基金。
2015年9 月,公司与金沙洲医投以及其全资公司金沙洲医院签订了关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合作框架协议》,开始着手金沙洲医院肿瘤中心建设。
2015年10 月,公司与自然人尹红及深圳 园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共同出资设立“上海益佰肿瘤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框架协 议》,借助尹红女士在医疗领域强大的人脉基础,开拓相关肿瘤医院及肿瘤治疗中心标的。
2015年10月份,公司与百洋健康签订合设“肿瘤易复诊大数据公司”框架协议。双方拟采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为肿瘤专科医生对肿瘤患者进行诊后或术后疾病管理提供专业高效的信息化平台。新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公司认缴出资额40万元,占40%,力争在2016年6月30日前签约医生超2万名。此次投资是对公司“聚焦大肿瘤,拥抱互联网”战略的具体实施步骤之一。
2016年1月公司拟以2.6亿元取得朝阳医院管理公司32.5%股权,在登记完成后,公司拟3.5亿元对其增资,完成后将持其53%股权。增资资金主要用于依靠朝阳医院为平台对周边营利性医院并购及建立现代精准肿瘤治疗中心。朝阳医院是由我国著名的“伽马刀之父”宋士鹏最早于1989年创办(宋士鹏与宋士和为兄弟关系)。作为中国第一个建立连锁式“肿瘤诊断治疗中心”及拥有最多知识产权的放疗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宋先生在肿瘤放疗领域的领袖地位无人能出其右。同宋氏兄弟的合作,将极大地助力益佰制药在肿瘤放疗领域的拓展,并完善公司“聚焦大肿瘤”战略的版图。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251.92 万元,同比增加 14,544.41 万元,增长 4.6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18,938.12 万元,同比减少 28,905.80 万元,下降 60.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17,129.92 万元,同比减少 27,835.78 万元,下降 61.90%。
爱尔眼科(300015)
公司作为全国连锁的眼科医疗机构,主营业务为眼科医疗服务与视光医疗服务,其中眼科医疗服务主要包括准分子手术、白内障手术、眼前段手术、眼后段手术和其他手术。公司独具特色的 “分级连锁”商业模式,高度适合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通过“总部统筹指引全国 发展,上级医院支持下级医院,下级医院支撑上级医院”的实施路径,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壮大人才团队,提高资源共享效率和品牌广度深度,形成了国际化与全国化发展的格局。
(1)分级连锁模式优势,加速推进网点战略布局,持续扩大网络辐射区域
2015年,公司继续通过双轮驱动发展模式,以省区为龙头,加速推进各省区域医疗网 络建设。公司、产业并购基金分别通过新建或并购方式加快以地、县级医院为重点的网点布 局,进一步延伸公司医疗网点的基层触角,扩大医院网络的辐射区域。一方面,公司通过自有资金新建了宜章爱尔、长沙湘江爱尔、许昌爱尔以及成都东区爱尔,收购了娄底眼科医院、荆门爱尔、孝感爱尔奥视眼科医院以及自贡爱尔康立眼耳鼻喉医院,同时继续探索视光发展模式,在长春试点爱尔视光门诊部;另一方面,公司先后参与设立了爱尔中钰医疗产业并购基金、华泰瑞联二期产业并购基金,其中,爱尔中钰基金专注于培育眼科医疗项目,华泰瑞 联二期在协同集团战略的同时对其他行业具有增值潜力的优质项目进行财务投资。报告期内,华泰瑞联二期已成功设立并投资,爱尔中钰基金已按计划进度在全国各省区域内进行项目投 资建设,为公司储备更多的眼科医院项目,加速实现公司的战略布局目标。
(2)推进实施国际化布局,共享全球眼科智慧
2015年,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香港爱尔,并以其为主体收购了香港眼科行业的领先机 构亚洲医疗集团100%股权,公司由此快速切入香港医疗市场,实现了海外发展的第一步。通过股权投资的深度合作,更加有效地嫁接海外眼科机构成熟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发展业态。
2015年,公司门诊量达3,215,379人次,同比增长32.19%;手术量323,154例,同比增长29.03%;实现营业收入 316,558.0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79%;实现营业利润60,067.0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9.90%;实现净利润43,658.1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5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42,804.4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44%。
五、质子治疗
质子治疗作为目前有些上市公司切入医疗服务的一项新技术,值得关注。
可定向爆破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优势明显,为放疗皇冠明珠。与传统放疗方式相比,质子重离子由于其“布拉格峰”能量释放轨迹特性,可实现对肿瘤“定向爆破”,从而达到精准治疗效果,即肿瘤治疗过程中确保高疗效的同时正常组织损伤小,因此特别适用于儿童患者,使其不留或少留后遗症,是放疗领域最有前景的技术,为放疗皇冠明珠。
据统计,全球需要质子治疗室的数量1000-8000间左右,而目前全球仅约150间,以2000间算,国际质子治疗室还有13倍空间。若按均价1500万美元/室计算,保守估计全球质子医疗设备市场容量有300亿美元,年均市场空间预计20亿美元;2014年全球质子治疗人数在1.5万人左右,我们估计目前全球质子治疗服务市场12亿美元,未来市场可达230亿美元。
技术革新+示范效应掀起国内质子治疗热潮,国内设备市场容量至少190亿元,服务市场空间至少150亿元。小型化质子治疗系统兼具先进性、灵活性、经济性特点,大大降低安装门槛,有助于质子治疗系统在国内推广。同时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成功试运营,带动国内兴建质子治疗中心热潮,据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60家机构正在申请建设质子治疗中心。我们测算质子治疗设备容量约190亿元,年均市场空间12.5亿元,而质子治疗服务市场空间至少150亿元。
西南证券建议关注收购美国Protom公司进军质子医疗的星河生物(300143)、参股美国Provision公司的海王生物(000078)以及加速器技术优势突出的大连国际(000881),其中重点推荐星河生物(30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