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015】“用”部、“備(备)”部、“庸”部

标签: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汉字字源汉字本意汉字本义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用”部:
用、(火用)、甭、甮、甩、苚、甪、(夊/用)、甯:
一、字源字形:
二、含
用(yòng):本义:估计在古代部落里,用木头围起来的围墙,人们可躲藏在里面生活,为防护围墙。[说文]用,可施行也。
表示:1.施用,施行。2.使用;采用。3.功用;功能。4.吃;饮。
以下为“用”的孶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火用)(yòng):工质的一个热力学状态参数。常用单位为千卡/公斤。
甭、甮(béng):“不同”的合音(一般认为是方言词),相当于“不用”,“不要”。
甩(shui):1.扔;抛开。2.脱,脱掉。
苚(yòng):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甪(lù):兽名。角的别字。
(夊/用)(音降):具也。(注:即到用的边界处止步了。)
甯(níng):愿、盼望。通“宁”。(注:即像住在有防护围墙的房子里,这样会更安全,安心。)
一、字源字形:
二、含
:[玉篇]与備同。具也。[正字通]俗字。
:[唐韵]音避。与備同。[说文]具也。

備(备)(bèi):
甲骨文字形为,床边放着矢,表示:防备;保护。
金文及说文字形为,警卫们向不同的方向,在“用”的周围进行警惕、防备。
表示:防护;防备;防御。
警卫们在向不同方向,围绕着“用”进行警惕、防备,表示:周密;尽;极。
以下为“備(备)”的孶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俻(bèi):同“備”。
偹(bèi):同“備”。
糒(bèi):干粮。(注:即防备。)
鞴(bèi):把鞍辔等套在马身上。(注:即防护。)
(bèi):1.床上的横板。2.窗户。3.模。(注:即防护。)
(bèi):《广韵》以筋贴弓。《类篇》以丝饰弓也。(注:即防护。)
犕(bèi):1.驾驭。(注:即防御。)2.八岁的牛。
憊(惫)(bèi):极度疲乏。(注:即周密防备的心是很累的。)
(bì):《扬子.方言》火乾也。《玉篇》本作煏。
庸、傭(佣)、嫞、慵、嘃、
牗、牅、鏞(镛)、(享庸)、
墉、(阝庸)、
槦、(犭庸)、(豸庸)、鱅(鳙)、(虫庸)、
(庸彡)、鄘:
一、字源字形:
二、含
庸(yng):原为2个字。
1.甲骨文、金文、说文和六书通1字形为,上“庚”下“用”,警卫双手握着防御兵器“干”,在围墙边防卫。这样里面的族人就安全了,可过平常的生活了。庚与用均表意。
表示:平常;平庸。安全。
警卫双手握着防御兵器“干”,在围墙边防卫,是需要的、有用的。表示:需要。有用。
2.六书通2字形为,上“亯”下“自”的“”。含义:《说文》用也。鼻知臭香所食也。即用鼻子能防止臭的食物。
表示:需要。用。
以下为“庸”的孶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傭(佣)(yng):作也,用也。[说文] 傭,均直也。卖力受直曰佣。隋其力均其直也。
嫞(yng):1.懒惰的女子。2.古女子人名用字。
慵(yng):懒惰;懒散。
嘃(chng):吃东西的样子。
牗:1.(yu)。同“牖”。2.(yng)。同“墉”。
牅(yng):古同“墉”。
鏞(镛)(yng):大钟,古代的一种乐器。(注:即像庸似的。)
(享庸)(音容):城垣也。
墉(yng):城墙。[礼.王制注]小城曰墉。[释名]墉,容也,所以隐蔽形容也。
(阝庸)(音容):《玉篇》城墙也。《集韵》与墉同。
槦:1.(róng)。古同“榕”。2.(yng)。2.1
(犭庸)、(豸庸)(róng):猛兽。
鳙(yng):鳙鱼,身体暗黑色,头很大,生活在淡水中,为重要食用鱼。俗称“胖头鱼”。
(虫庸)(róng):虫名。
(庸彡)(róng):重影。《正字通》与容同。
鄘(yng):本义:古国名。
厉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