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敬养孤寡老人的姐弟恋令人感动

(2014-05-14 19:09:05)
标签:

天田新异

情感

婚姻

育儿

杂谈

分类: 情感婚姻
敬养孤寡老人的姐弟恋令人感动

    虽然我已白发苍苍,但我依然要勇敢地嫁给你。在江津贾嗣镇的敬老院里,今年66岁的新郎邹开新,用手推车推着89岁的新娘冉文先,他们手里拿着结婚证,向大家分享他们的幸福。这个发生在敬老院敬养孤寡老人之间的婚恋立即引发关注:在民政办里,他们得到了年轻情侣们的衷心祝福;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也特意跑来祝贺;网友更是对此热议不断,有感动的,有祝福的,也有吐糟的。重庆晨报(2014年05月14日)报道

    邹开新终身未娶,按农村的话说是位光棍汉,2009年以五保户身份进入敬老院生活。大她23岁的冉大妈也是五保户,比他早到敬老院两年。两人虽同在一家敬老院,但邹开新在2楼,冉大妈在4楼,两人的生活原本没有交集。去年5月的一天,脚有残疾的冉大妈感觉右脚几乎不能动弹,院长来到2楼问其他老人:“楼上有个老太,脚不方便,哪个能去帮她送下饭?”。善良的邹开新二话没说,接过饭盒就跑上4楼,爱心驱使结识了冉大妈。从此,送饭、打水、洗脚、洗衣服,邹开新当起了冉大妈的“保姆”。
 
    去年年底的一天,喝了点酒的邹开新大着胆子问院长,“能不能把冉文先接到2楼来住?”说完,又怕被院长误解,便赶紧补上一句“我是为了方便照顾她。”院长不置可否,说是“要名正言顺”。大概应了那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老话,就在上个月初的一天中午,邹开新像往常一样端着饭盒来到4楼。冉大妈接过饭盒吃了几口便停了下来,轻声的对邹开新说,“我们干脆去把手续办了吧,免得别人说闲话。”正准备洗脏衣服的邹开新先是一愣,接着用手摸摸头,呵呵的笑了。

    两位老人没有看过皇历,只是觉得周二不是赶场天,可能人会少些,决定去民政办办理结婚登记。可直到这时,冉大妈心里还是有些顾虑,她觉得邹开新没有结过婚,而自己不但结过婚,还大他23岁,怕被人笑话。在昨天去往民政办的路上,邹开新还不停地给她打气鼓励。“怕啥子吗,我们名正言顺,正当恋爱。”不知是紧张还是兴奋,原本需要25分钟的路程,邹开新推着冉大妈仅用了15分钟就到了。

    仔细想一想,两位孤寡老人从相识到相爱,幸福里多少带些苦涩。就像网友说的那样,“这也需是孤独老人的一种自救吧,看了好想哭”。婚后的两位老人与其说是夫妻,倒不如说互相找了个“伴”更为贴切,他们在余生的路上终于有了可以相互搀扶,可以说知心话的伴。也许只有像他们这般年纪的老人,才更能体会”少年夫妻老来伴“的真正含义。

    敬老院里的这对姐弟恋,本来是件可喜可贺的好事,众多网友也都为两位老人送上了祝福。但还是有个别网友视其为老不正经,竟然说出了“这么老了,还这么花心”的伤人话。笔者认为,爱情无老幼,恋爱结婚更不是青年男女的专利。年轻人应当多为老人想想,不能只管自己的幸福,忽视他们的孤独,毕竟自己也会有老的哪一天。敬老机构也不能只管老人的衣食和身体健康,应当在确保老人身心两个方面都健康上多做做文章。

    首先,子女应支持和鼓励孤寡父母寻找晚年幸福。有些子女千方百计阻挠孤寡父母再婚,表面上看是不想被人说闲话,但骨子里却是担心被外人瓜分了老人的财产。子女们的这种行为不仅自私,更是对中华孝文化的玷污。应该懂得,孝顺重在一个“顺”字,能顺着老人的心意去做那才是真孝。孤寡老人到了晚年,不是有吃有喝就幸福,找个老伴也不是为了肉欲,而是精神和情感的慰藉需要,恰恰这是子女们无法给予的。真正的孝子贤孙,就应当顺着老人的心思,鼓励和支持他们去寻找自己的那份晚年幸福。

    其次,敬老机构应为孤寡老人的黄昏恋牵线搭桥。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孤寡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各级政府虽可以在他们的养老问题上有所作为,但无法帮助他们解决情感孤独问题。敬老院可以组织老人们做做操、打打牌,用活动排解敬养老人的生活寂寞,却解决不了老人情感上的孤独。两位敬养老人,能冲破世俗观念,勇敢登记结婚,为孤寡老人寻找晚年幸福树立了榜样。敬老机构应该从中受到些启发,重视做好孤寡敬养人员的牵线搭桥工作,让更多邹开新和冉文先的晚年情感生活不再孤独。
    文/天田新异;图/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